京寺数何穷,清幽此不同。
曲江临阁北,御苑自墙东。
广陌车音急,危楼夕景通。
乱峰沈暝野,毒暑过秋空。
幡扬虚无里,星生杳霭中。
月光笼月殿,莲气入莲宫。
缀草凉天露,吹人古木风。
饮茶除假寐,闻磬释尘蒙。
童子眠苔净,高僧话漏终。
待鸣晓钟后,万井复朣胧。
【解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诗。“宿普济寺”四句为前半,描写了普济寺周围优美的环境:京华名寺数何穷,曲江临阁北,御苑自墙东;“广陌车音急”,危楼夕景通,乱峰沈暝野,毒暑过秋空。“幡扬虚无里”二句写寺院内的景象:月光笼月殿,莲气入莲宫。“缀草凉天露,吹人古木风。”写庭院中的景物:缀草凉天露,吹人古木风。“饮茶除假寐”,点出寺中僧人在此清静地喝茶、打坐,以解除烦恼;“闻磬释尘蒙”,表明僧人在寺庙中用击磬来消除心中的杂念和烦闷。后半部分为后半,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感慨。“待鸣晓钟后,万井复朣胧。”“童子眠苔净”,高僧话漏终。“禅心随处适,名利竟何营?”诗人在寺院中度过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待鸣晓钟后,万井复朣胧。”万井指京城中的众多居民。诗人说:“等到清晨报晓的钟声敲响以后,京城中的许多人家又重新沉浸在朦胧的夜色中了。”
【答案】
①京华名寺数何穷,
②曲江临阁北,御苑自墙东。
③广陌车音急,危楼夕景通。
④乱峰沈暝野,毒暑过秋空。
⑤幡扬虚无里,星生杳霭中。
⑥月光笼月殿,莲气入莲宫。
⑦缀草凉天露,吹人古木风。
⑧饮茶除假寐,闻磬释尘蒙。
⑨童子眠苔净,高僧话漏终。
⑩待鸣晓钟后,万井复朣胧。(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当时作者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普济寺位于长安城内,是唐代著名的佛寺之一。诗人在寺院中过了一个不寻常的晚上,第二天一早听到报晓钟声,又看到京城百姓们还在朦胧中熟睡,不禁发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