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洁沈泉水,荧煌照乘珠。
沈非将宝契,还与不贪符。
风折璿成浪,空涵影似浮。
深看星并入,静向月同无。
光价怜时重,亡情信道枢。
不应无胫至,自为暗投殊。
【注释】
皎洁:明亮洁白。荧煌:光辉灿烂。沈泉:深藏于地下的泉水。不贪符:表示不贪图富贵之意。风折:《楚辞·招隐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文选》作“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此处借指宝剑。璇(xuán)成浪:宝剑在水中化作波浪。影似浮:比喻水中宝剑的形状像浮萍。星并入:星星都融入月色之中。静向月同无:月亮也和星星一样,没有动静。亡情:忘情、弃情。道枢(qū):道家的枢纽。此处借指道教中的玄机。不应:不必如此。自为:自然地。暗投殊:暗中传递,秘密传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物抒怀,寄寓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和追求高洁的志趣。诗以咏宝剑起兴。诗人先描写宝剑在清澈见底的井水中映现出的明亮洁白之影,然后写宝剑化为波涛,与星星融为一体,最后又回到寂静无声的夜空中。全诗从宝剑的诞生、成长到灭亡的过程来表现它所蕴含的高洁品格,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对世俗名利的淡薄之情。
此诗开篇四句,即写宝剑的诞生。首二句写其初生时的洁白晶莹。次二句写其被置于匣中,不再为人所见,从而得到长久保存,成为传世之物。三、四两句写宝剑的出世,是其生命的延续。五、六句写宝剑在世间传播,成为人们珍爱之物;而宝剑却始终保持其高洁本色,不为尘俗所染。最后四句写宝剑的死亡,是其生命的终结。尾联写宝剑虽然死去,但其所象征的美德仍然永存。全诗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刘禹锡《陋室铭》)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