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观文士多利用,笔精墨妙诚堪重。
身上艺能无不通,就中草圣最天纵。
有时兴酣发神机,抽毫点墨纵横挥。
风声吼烈随手起,龙蛇迸落空壁飞。
连拂数行势不绝,藤悬查蹙生奇节。
划然放纵惊云涛,或时顿挫萦豪发。
自言转腕无所拘,大笑羲之用阵图。
狂来纸尽势不尽,投笔抗声连叫呼。
信知鬼神助此道,墨池未尽书已好。
行路谈君口不容,满堂观者空绝倒。
所恨时人多笑声,唯知贱实翻贵名。
观尔向来三五字,颠奇何谢张先生。

这首诗是怀素的《草书歌》节选。怀素(725-785),唐代著名书法家,以草书著称于世,与李白、颜真卿、张旭齐名,有“草圣”之誉。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吾观文士多利用,笔精墨妙诚堪重。    
身上艺能无不通,就中草圣最天纵。    
有时兴酣发神机,抽毫点墨纵横挥。    
风声吼烈随手起,龙蛇迸落空壁飞。    
连拂数行势不绝,藤悬查蹙生奇节。    
划然放纵惊云涛,或时顿挫萦豪发。    
自言转腕无所拘,大笑羲之用阵图。    
狂来纸尽势不尽,投笔抗声连叫呼。    
信知鬼神助此道,墨池未尽书已好。    
行路谈君口不容,满堂观者空绝倒。    
所恨时人多笑声,唯知贱实翻贵名。    
观尔向来三五字,颠奇何谢张先生。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吾观文士多利用,笔精墨妙诚堪重。 我观察文人墨客大多善于使用笔墨,他们的技艺精湛无比,值得高度评价。
  • 关键词:“文士”,“利用”,“笔精墨妙”,强调文人擅长使用笔墨,技艺高超。
  1. 身上艺能无不通,就中草圣最天纵。 他全身的技艺无所不通,但最为出色的是他的草书艺术,天赋异禀。
  • 关键词:“艺能”,“草圣”,“天纵”,突出了草书的卓越成就和非凡才华。
  1. 有时兴酣发神机,抽毫点墨纵横挥。 有时候情绪激昂时,他的笔法灵动自如,挥洒自如。
  • 关键词:“兴酣”,“神机”,“挥洒”,描述了他在激动或兴奋时的书写状态。
  1. 风声吼烈随手起,龙蛇迸落空壁飞。 他的笔画如同狂风暴雨般自然而起,如龙蛇般在墙上飞舞。
  • 关键词:“风声”,“龙蛇”,“壁飞”,描绘了他书法中的气势和动感。
  1. 连拂数行势不绝,藤悬查蹙生奇节。 他连续书写几行字,气势连绵不断,笔力遒劲,犹如藤蔓悬挂,盘旋起伏。
  • 关键词:“连拂”,“势不绝”,“藤悬”,“查蹙”,“奇节”,形容他的书法线条流畅有力,充满生机。
  1. 划然放纵惊云涛,或时顿挫萦豪发。 突然间笔锋放纵,犹如惊涛骇浪,有时则顿挫回旋,萦绕于豪发之间。
  • 关键词:“划然”,“放纵”,“惊云涛”,“顿挫”,“豪发”,描绘了他的书法动态变化。
  1. 自言转腕无所拘,大笑羲之用阵图。 他自己说手腕转动自如,不拘束,并大笑于古人张芝的书法风格。
  • 关键词:“自言”,“转腕”“无所拘”,“大笑”,“羲之”,“阵图”,表现了他的自信和对传统书法的尊重。
  1. 狂来纸尽势不尽,投笔抗声连叫呼。 他挥笔如狂,墨水写尽而意犹未尽,投笔高声呼喊。
  • 关键词:“狂来”,“纸尽”,“势不尽”,“投笔”,“抗声”,“叫呼”,描绘了他书法的激情和力量。
  1. 信知鬼神助此道,墨池未尽书已好。 确信有鬼神相助于书法之道,尽管墨池还未用完,他已经写好了作品。
  • 关键词:“信知”,“鬼神助”,“此道”,“墨池未尽”,“书已好”,表达他对书法艺术的信仰和执着。
  1. 行路谈君口不容,满堂观者空绝倒。 路人都对他谈论不已,满堂的人都被他的作品震撼得目瞪口呆。
  • 关键词:“行路”,“谈君”,“口不容”,“满堂”,“观者”,“绝倒”,形容他的书法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惊叹。
  1. 所恨时人多笑声,唯知贱实翻贵名。 遗憾的是,当时的人常常嘲笑他的书法,却不知道真正的价值在于其内在的品质。
  • 关键词:“所恨”,“时人”,“笑声”,“贱实”,“翻贵”,“名”,指出了社会对书法作品的评价往往带有偏见。
  1. 观尔向来三五字,颠奇何谢张先生。 观察你以往的作品,虽然只有三五句话,但其中蕴含着奇妙之处,无需感谢张旭老师。
  • 关键词:“观尔向来”,指代过去的书法作品;“颠奇何谢张先生”,表示这些作品中的创意与张旭不相上下。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强烈的对比,赞美了怀素的书法技巧和创造力。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形象地描绘出他笔下的草书是如何灵动、自由、富有力量和美感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怀素人格的钦佩和对传统书法的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