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恨柴门一树花,便随香远逐香车。
花如解语还应道,欺我郎君不在家。
【注释】
柴门:柴草编的门。
“便随香”句:花跟着香气飘去,被马车带走了。
“花如解语”句:如果花懂得说话,应该告诉我说:欺骗了我的郎君不在家。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描写一树红茶花被人移去的经过。全诗四句,前两句写红茶花因香气被人移走的情景;第三四句写红茶花仿佛懂得人意,向人诉说它的遭遇。首句点出移花之由,次句写移花之事。“一树花”,即指茶花,“严恨”是说它恨极了,因为被移走了。这一句既写花,也写了人。“严恨”二字,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移花行为的憎恶。次句写红茶花被人移去。“香远逐香车”,是说花随香气飘到远处去了,而那辆载有红茶花的车也就随着香气而去。这一层用笔曲折有致,把红茶花与人的关系,写得十分逼真。第三、四句写红茶花仿佛懂得人意,向人诉说它的遭遇。“花如解语还应道”,是说如果花懂得说话,就应该告诉人说:欺骗了我,我的郎君不在家了。“欺我郎君不在家”,是说红茶花被移去,是因为主人没有在家的缘故。这四句写红茶花仿佛懂得人意,向人诉说它的遭遇。
这首诗的写作特点,首先是善于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事物的本质。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以物拟人,把无生命的茶叶比作具有感情的人,赋予它们人的言行和思想活动。在这首诗中,茶花被赋予了人的感情,因而可以与人类进行交流,从而形成了一种人与物相互交流的特殊境界。其次,这首诗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不加掩饰。作者将内心的愤懑不平之情直接倾泻出来,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抒情性。最后,这首诗的意境清幽淡远,语言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