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秋自断魂,楚调怨离分。
魄散瑶台月,心随巫峡云。
蛾眉谁共画,凤曲不同闻。
莫似湘妃泪,斑斑点翠裙。

【注释】

感秋别怨:指诗人对秋天的感触和别离之情。

楚调怨离分:楚调,即楚国乐曲,这里指离别之音调。

魄散瑶台月:魂魄离散在明亮的月亮下。

心随巫峡云:心中思念如云雾般飘渺不定。

蛾眉谁共画:蛾眉,美人的眉毛;共画,一起描绘。

凤曲:凤凰的曲调,这里指美妙的歌声。

湘妃泪:传说中湘水女神娥皇、女英的眼泪滴落成湖,故称湘妃泪。

斑斑点翠裙:指女子的翠色衣衫上洒满了泪珠。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写别后的相思。起二句写景。“霜秋”点时令。“自断魂”,言自己感到悲凉已极。“楚调怨离分”,以楚声作比,表达别离之苦。“魄散瑶台月”,“魄”指魂魄,“瑶台”是仙界,“散”字写出了魂魄离散的愁苦。“心随巫峡云”,用巫峡的山势曲折来喻人的思情难以排遣。“巫峡”指四川巫山县一带,山高路远,景色奇险。“蛾眉”、“凤曲”,都是比喻美好而动人的形象。“蛾眉谁共画”,蛾眉是美女的代称,这里指女子的美貌。“共画”指共同描画。“凤曲不同闻”,指男女之间美好的爱情是不能听到的。“莫似湘妃泪”,湘妃是神话传说中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她们曾因舜帝被雷击死而痛哭流涕,泪落成湖,故名“湘妃泣”。湘妃泪洒于衣裙之上,形成斑斑点点的翠绿。这两句写女子的哀怨。最后四句直抒别后情怀。“感秋”,是说秋天引起伤感。“别怨”,是说离别的悲哀。“魂断”与“魂散”同义,都指极度悲伤。“巫峡云”、“湘妃泪”都是借景抒情,以表现离别的痛苦。此诗写别后相思,情感真挚动人,语言清丽自然,有唐人绝句的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