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看摇落,惊秋方怨咨。
几经开口笑,复及看花时。
世事空名束,生涯素发知。
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

【注释】

后湖:指杭州西湖。摇落:落叶纷纷,指秋季。惊:惊动,惊起。怨咨(zī资):忧愁。开口笑:形容心情舒畅。看花时:春暖花开时节。空名束:名利束缚着。生涯素发知:指人生如白发。山山:处处。相思:思念。

【赏析】

《登后湖》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律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诗人登上杭州西湖,看到满山遍野的春草,触景生情,想起自己一生漂泊无定,不禁产生无限感慨。

前四句写登高所见所感。《唐诗纪事》:孟浩然“每览胜佳处,必留连推究,若将终身。”这首诗就是他游西湖时的即兴之作。首联“昨日看摇落,惊秋方怨咨”,点明了时间是在秋天。“昨日”二字,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显示了诗人的感慨之深和怀旧之情之重。《楚辞·招隐士》:“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一句正是化用了《楚辞》中的句子,既写出了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因看到秋景而引起的哀怨之情。颔联“几经开口笑,复及看花时”,进一步描绘出了诗人在登高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几经开口笑”说明诗人在攀登的过程中心情非常舒畅,甚至有些开怀大笑;“复及看花时”则表明了诗人再次欣赏到了美丽的春花。颈联“世事空名束,生涯素发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他认为世间的一切名利都如同束缚自己的绳索一般,无法摆脱。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只剩下了一头白发。尾联“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他认为无论身处何方,只要看到满山遍野的春草,就会勾起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登高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以及对于名利、身世和故乡的深深思考,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