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竹水田分,当山起雁群。
阳峰高对寺,阴井下通云。
雪昼唯逢鹤,花时此见君。
由来禅诵地,多有谢公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及作者的观点立场,然后结合诗歌中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最后再进行总结评析。此诗为五律,写春日陪李庶子遵善寺东院晓望所见,首联写景;颔联写山、云、井;颈联写雪、花;尾联点明禅诵之地。全诗以景起,以景结,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1)

“映竹水田分”,映竹:竹影倒映在溪水中,形容水色碧绿,映出竹子的影子。水田:泛指田野、农田。分:分开。诗人在春天的清晨,看到溪水中映着翠绿的竹林和水田,景色宜人,于是写下了这句诗。

(2)

“当山起雁群”,当:正当。山:这里指崇山峻岭。雁群:大雁飞行时形成一字形或人字形。诗人在春天的清晨,看到崇山峻岭上一群群飞起的大雁,这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

(3)

“阳峰高对寺”,阳峰:阳光照向山峰。寺:指寺庙。诗人在春天的清晨,看到阳光照向山峰,而山峰又对着一座寺庙,这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

(4)

“阴井下通云”,阴井:阴暗的井口。云:指云雾。诗人在春天的清晨,在阴暗的井口下发现有云雾,这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

(5)

“雪昼唯逢鹤”,雪:雪花,白色的。昼:白天。鹤:鹤是一种生活在北方的候鸟,它不怕严寒,所以人们常说“鹤寿千岁”。这首诗里,作者用“雪昼唯逢鹤”这一句来比喻自己与李庶子一同欣赏美景的情景。

(6)

“花时此见君”,花时:春季的时候。君:你。这首诗里,作者用“花时此见君”这一句来描写自己欣赏美景的场景。

(7)

“由来禅诵地,多有谢公文”,由来:从来。禅诵:佛教徒念经诵读的声音。谢公: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画家王羲之。王羲之曾为会稽内史,会稽是今天浙江绍兴一带。他善于书法、绘画、诗词,被后人称为“书圣”、“画圣”“诗圣”。王羲之的书法造诣很高,他写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因此后人称书法为“兰亭序”。这首诗里,作者用“禅诵地,多有谢公文”这一诗句来赞美李庶子的学问和才能,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李庶子的喜爱之情。

【答案】

春日陪李庶子遵善寺东院晓望

映竹水田分,当山起雁群。

阳峰高对寺,阴井下通云。

雪昼唯逢鹤,花时此见君。

多有谢公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