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干一寻馀,苔花锦不如。
劲堪和醉倚,轻好向空书。
采拂稽山曲,因依释氏居。
方辰将独步,岂与此君疏。
诗句原文:
玉干一寻馀,苔花锦不如。
劲堪和醉倚,轻好向空书。
采拂稽山曲,因依释氏居。
方辰将独步,岂于此君疏。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玉干一寻馀”指的是斑竹杖上雕刻有精美的花纹,其质地洁白如玉,且长度超过一寻(古代长度单位,约3.3米)。
- 第二句:“苔花锦不如”形容其他装饰虽美,但不及天然之美。
- 第三、四句:“劲堪和醉倚”描述了使用这根斑竹杖时的感受,无论是喝酒还是倚靠都感觉十分舒适。
- 第五、六句:“轻好向空书”可能是指书写时竹杖轻便,便于携带和书写。
- 第七句:“采拂稽山曲”指竹杖上的图案可能是取材于当地的稽山,稽山是中国的一个地名。
- 第八、九句:“因依释氏居”表明这根竹杖可能受到佛教的影响,设计上与佛家文化有所联系。
- 第十、十一句:“方辰将独步”暗示诗人即将独自行走,强调了这根斑竹杖带来的孤独之感。
- 第十二句:“岂与此君疏”表达了对朋友的珍视,即使要单独行动也不会与朋友疏远。
译文注释:
- 卢纶在诗中通过描述斑竹杖的美丽及其带来的感受来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 “一寻余”和“苔花锦不如”用简洁的语言突出了斑竹杖的珍贵与自然之美。
- 通过“劲堪和醉倚”,“轻好向空书”等句子,传达了使用斑竹杖时的轻松愉悦。
- “采拂稽山曲”,这里的“稽山”可能指代一个具有文化或地理特色的地区,增添了一层文化的色彩。
- “因依释氏居”体现了斑竹杖可能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展示了一种生活哲学或审美情趣。
- 最后两句,“方辰将独步”和“岂与此君疏”,表现了诗人将要独自行动的决心以及他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赏析: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不仅是一首咏物诗,同时也是一篇抒情之作。通过赞美斑竹杖的美好,卢纶巧妙地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情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诗中的竹杖不仅仅是一件物品,它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