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衣兼授节,行日郢中闻。
花发登山庙,天晴阅水军。
渔商三楚接,郡邑九江分。
高兴应难遂,元戎有大勋。
【注释】
郢州:今湖北江陵县。行日:出发的日子。渔商:指水运商人。三楚:长江中下游三国地,即吴、楚。郡邑:指荆州的郡治和县城。元戎:指主帅的仪仗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热情洋溢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此行顺利,建功立业,为国争光。全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意缠绵,语言流畅优美,富有韵味。
赐衣兼授节,行日郢中闻。
花发登山庙,天晴阅水军。
渔商三楚接,郡邑九江分。
高兴应难遂,元戎有大勋。
【注释】
郢州:今湖北江陵县。行日:出发的日子。渔商:指水运商人。三楚:长江中下游三国地,即吴、楚。郡邑:指荆州的郡治和县城。元戎:指主帅的仪仗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热情洋溢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此行顺利,建功立业,为国争光。全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意缠绵,语言流畅优美,富有韵味。
只向裁缝委箱箧出自《割飞二刀子歌》,只向裁缝委箱箧的作者是:卢纶。 只向裁缝委箱箧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只向裁缝委箱箧的释义是:将衣服交给裁缝裁剪。 只向裁缝委箱箧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只向裁缝委箱箧的拼音读音是:zhǐ xiàng cái fèng wěi xiāng qiè。 只向裁缝委箱箧是《割飞二刀子歌》的第20句。 只向裁缝委箱箧的上半句是: 若非良工变尔形
若非良工变尔形出自《割飞二刀子歌》,若非良工变尔形的作者是:卢纶。 若非良工变尔形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若非良工变尔形的释义是:若非良工变尔形:如果不是技艺高超的工匠改变了你的形态。这里的“良工”指技艺高超的工匠,“尔形”指事物的形态。整句表达了如果没有技艺高超的工匠进行改变,事物就不会呈现出现在的形态。 若非良工变尔形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若非良工变尔形的拼音读音是
魑魅须藏怪须慑出自《割飞二刀子歌》,魑魅须藏怪须慑的作者是:卢纶。 魑魅须藏怪须慑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魑魅须藏怪须慑的释义是:魑魅须藏怪,须慑:指魑魅这类鬼怪必须隐藏自己的怪异之处,以恐吓他人。这里的“魑魅”泛指各种邪恶的鬼怪,“藏怪”表示隐藏自己的怪异,“须慑”则表示必须恐吓他人。整句意思是说魑魅必须隐藏自己的怪异,以此来恐吓和威胁人。 魑魅须藏怪须慑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
刀乎刀乎何烨烨出自《割飞二刀子歌》,刀乎刀乎何烨烨的作者是:卢纶。 刀乎刀乎何烨烨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刀乎刀乎何烨烨的释义是:刀乎刀乎何烨烨:形容刀光闪烁,耀眼夺目。 刀乎刀乎何烨烨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刀乎刀乎何烨烨的拼音读音是:dāo hū dāo hū hé yè yè。 刀乎刀乎何烨烨是《割飞二刀子歌》的第17句。 刀乎刀乎何烨烨的上半句是:刃头已吐微微烟。
刃头已吐微微烟出自《割飞二刀子歌》,刃头已吐微微烟的作者是:卢纶。 刃头已吐微微烟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刃头已吐微微烟的释义是:刀刃已经冒出袅袅青烟。 刃头已吐微微烟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刃头已吐微微烟的拼音读音是:rèn tóu yǐ tǔ wēi wēi yān。 刃头已吐微微烟是《割飞二刀子歌》的第16句。 刃头已吐微微烟的上半句是: 神惊魄悸却收得。
神惊魄悸却收得出自《割飞二刀子歌》,神惊魄悸却收得的作者是:卢纶。 神惊魄悸却收得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神惊魄悸却收得的释义是:神惊魄悸却收得:形容人虽然内心恐惧震惊,但仍然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 神惊魄悸却收得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神惊魄悸却收得的拼音读音是:shén jīng pò jì què shōu dé。
掌中恄慄声冷然出自《割飞二刀子歌》,掌中恄慄声冷然的作者是:卢纶。 掌中恄慄声冷然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掌中恄慄声冷然的释义是:掌中恄慄声冷然:手指间发出的声音清冷而颤抖。 掌中恄慄声冷然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掌中恄慄声冷然的拼音读音是:zhǎng zhōng xì lì shēng lěng rán。 掌中恄慄声冷然是《割飞二刀子歌》的第14句。
日试曾磨汉水边出自《割飞二刀子歌》,日试曾磨汉水边的作者是:卢纶。 日试曾磨汉水边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日试曾磨汉水边的释义是:日试曾磨汉水边:指诗人曾在汉水边磨剑,每日都进行试剑。这里用“日试”表现了诗人勤于修炼武艺的决心和毅力。 日试曾磨汉水边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日试曾磨汉水边的拼音读音是:rì shì céng mó hàn shuǐ biān。
斩犀切玉应怀怍出自《割飞二刀子歌》,斩犀切玉应怀怍的作者是:卢纶。 斩犀切玉应怀怍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斩犀切玉应怀怍的释义是:斩犀切玉应怀怍:比喻做事果断而有决心,但内心仍有所顾虑。 斩犀切玉应怀怍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斩犀切玉应怀怍的拼音读音是:zhǎn xī qiè yù yīng huái zuò。 斩犀切玉应怀怍是《割飞二刀子歌》的第12句。
越戟吴钩不足夸出自《割飞二刀子歌》,越戟吴钩不足夸的作者是:卢纶。 越戟吴钩不足夸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越戟吴钩不足夸的释义是:越戟吴钩:指古代越国和吴国的名剑,常用来比喻锋利的武器。不足夸:不值得夸耀。整句意思是说越国的剑和吴国的钩虽然锋利,但并不值得夸耀。 越戟吴钩不足夸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风格是:诗。 越戟吴钩不足夸的拼音读音是:yuè jǐ wú gōu bù zú
鹤唳蒹葭晓,中流见楚城。 浪清风乍息,山白月犹明。 废路开荒木,归人种古营。 悬闻正讹俗,邴曼更知名。 注释: 1. 鹤唳蒹葭晓,中流见楚城。 注释:清晨,听到鹤的叫声,看到蒹葭丛中的楚城。 2. 浪清风乍息,山白月犹明。 注释:浪风突然平息,山色皎洁,月光依然明亮。 3. 废路开荒木,归人种古营。 注释:废弃的道路旁,开垦着荒地,归乡的人在种植古代的营房。 4. 悬闻正讹俗,邴曼更知名。
【注释】 带绶:指佩带着官印。 东为:向东去。 俗讹:习俗上的讹误。唯竞:只是,仅仅。 地古:土地古老。 留春:留住春天。 野戍:边塞的堡垒。 云藏火:形容边塞荒凉。 军城树拥尘:形容军营尘土飞扬。 何所重:哪里值得珍惜。 才子:指有才华的人。 清贫:清廉贫穷。 【译文】 带着官印离开故乡亲人,向东去到千里之外。 习俗上只争祭祀,土地古老不能留住春天。 野外堡垒隐藏在乌云之中,军营树木笼罩着尘埃
诗句: 鸣佩随鹓鹭,登阶见冕旒。 无能裨圣代,何事别沧洲。 闲夜贫还醉,浮名老渐羞。 凤城春欲晚,郎吏忆同游。 翻译: 卢纶(约737-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注释: 1. 出山车骑次诸侯,坐领图书见督邮。 2. 绕郭桑麻通淅口,满川风景接襄州。 3. 高城鸟过方催夜,废垒蝉鸣不待秋。 4. 闻说元规偏爱月,知君常得伴登楼。 译文: 1. 离开山岗的车马队伍再次出现在诸侯的面前,你坐镇一方执掌着文书,监督邮递。 2. 环绕周围的桑麻田地通向淅口,满河的风景连接着襄阳。 3. 高耸的城墙上飞过的鸟儿催赶夜晚,废弃的壁垒上的蝉儿鸣叫却并不等待秋天的到来。
诗句: 晓月朣朦映水关,水边因到历阳山。千艘财货朱桥下,一曲闾阎青荻间。 译文: 清晨的月光朦胧地映照着水边的关卡,我们走到历阳的山脚下。无数的船只装载着货物在朱红色的桥下停靠,一条条巷弄之间,炊烟袅袅升起。 注释: 1. 朣朦:指晨曦中的朦胧光影。2. 水关:指河流或水域上的关卡或桥梁。3. 历阳山:位于今安徽省和县境内,是古代地名。4. 千艘:形容船只众多。5. 朱桥:用朱砂涂饰的桥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即将归乡的祝福和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望。 第一句“凤雏联翼美王孙”,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朋友形象。凤凰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这里用来形容李尚书郎君的形象,表示他英俊潇洒,如同凤凰一般。"联翼"则形容他们像凤凰一样飞翔在天空,象征着他们的友谊深厚,共同为国服务。"王孙"指的是贵族后代,这里强调了李尚书郎君的身份和地位。 第二句“彩服戎装拟塞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