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客飘飘岁载华,况逢寒食倍思家。
莺啼远墅多从柳,人哭荒坟亦有花。
浊水秦渠通渭急,黄埃京洛上原斜。
驱车西近长安好,宫观参差半隐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诗句注释:

  1. 孤客飘飘岁载华,况逢寒食倍思家:意思是说,作为一个孤单的旅人,在一年之中度过了许多春秋,更何况是在寒食节这一天,思念家人之情更加浓烈。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古人有禁火习俗,但此时人们已经不祭扫了。此处“飘飘”指旅途中漂泊不定的样子,“华”意为繁茂、盛大,用来形容时光流逝。
  2. 莺啼远墅多从柳,人哭荒坟亦有花: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鸟儿在远处的别墅里欢唱,而人们的哭声却回荡在荒芜的坟墓旁。这里的“莺啼”和“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3. 浊水秦渠通渭急,黄埃京洛上原斜:描述了黄河与渭河交汇处的景象,水流湍急,扬起的尘埃弥漫在京城周围的大地上。
  4. 驱车西近长安好,宫观参差半隐霞:诗人想要驱车前往长安(古都),虽然道路艰难曲折(参差),但能看到美丽的宫殿和山峦倒映在天空中的晚霞。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向往以及对当前困境的无奈。

译文:
孤独的旅人在四季更替中漂泊,尤其是到了寒食节,更加怀念家。
远方的别墅中,鸟儿在柳树间欢快地歌唱;荒废的墓地旁,人们的哭泣声也显得格外凄凉。
浑浊的河水与渭河汇合后奔腾而下,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京都周围的平原上,宫殿建筑错落有致,仿佛在晚霞中若隐若现。
我渴望驾车前往长安,尽管道路崎岖曲折,但我能看到壮丽的宫殿和美丽的晚霞。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流寓蜀中期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和社会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感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