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翻惆怅,应怜责废官。
过深惭禄在,识浅赖刑宽。
独失耕农业,同思弟侄欢。
衰贫羞客过,卑束会君难。
放鹤登云壁,浇花绕石坛。
兴远江海上,迹在是非端。
林密风声细,山高雨色寒。
悠然此中别,宾仆亦阑干。
虢州逢侯钊同寻南观因赠别
相见翻惆怅,应怜责废官。
过深惭禄在,识浅赖刑宽。
独失耕农业,同思弟侄欢。
衰贫羞客过,卑束会君难。
放鹤登云壁,浇花绕石坛。
兴远江海上,迹在是非端。
林密风声细,山高雨色寒。
悠然此中别,宾仆亦阑干。
释义:
相见翻惆怅,因为被废官而感到忧伤。
过深惭禄在,因为自己地位低下而羞愧。
独失耕农业,因为无法从事农业生产而感到遗憾。
同思弟侄欢,因为思念弟弟和侄子的欢乐。
衰贫羞客过,因为自己的贫穷而感到自卑。
卑束会君难,因为无法与君王相见而感到难过。
放鹤登云壁,指诗人放飞仙鹤登上了高高的墙壁。
浇花绕石坛,指诗人浇水时围绕在石坛周围。
兴远江海上,指诗人的情感深远如江海一样广阔。
迹在是非端,指诗人的行为举止都在是非之间游走。
林密风声细,形容树林中的风声细腻如丝。
山高雨色寒,描绘出山高气爽但又有细雨的景象。
悠然此中别,表达了诗人在此处悠然自得地分别。
宾仆亦阑干,指客人也为之驻足停留。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诗中主要表达了诗人在虢州与侯钊重逢并共同寻找南观时的感慨和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心情,展现了自己对生活和友情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