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板捧清词,恭闻侍直时。
暮尘归众骑,邃宇舍诸司。
华月先灯至,清风与簟随。
乱萤光熠熠,行树影离离。
龙卧人宁识,鹏抟鴳岂知。
便因当五夜,敢望竹林期。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奉和户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诸公并见示
敛板捧清词,恭闻侍直时。
暮尘归众骑,邃宇舍诸司。
华月先灯至,清风与簟随。
乱萤光熠熠,行树影离离。
龙卧人宁识,鹏抟鴳岂知。
便因当五夜,敢望竹林期。

注释:

  • 敛板捧清词:收起帘子,捧着清雅的诗词,表示恭敬地聆听。
  • 恭闻侍直时:恭敬地听着值班时的事情。
  • 暮尘归众骑:傍晚的时候尘土已经落定,众多骑兵归来。
  • 邃宇舍诸司:宽敞的大厅里放置了各种官府的机构。
  • 华月先灯至:华丽的月光比灯光还要早到达。
  • 清风与簟随:微风拂过竹席,感觉凉爽舒适。
  • 乱萤光熠熠:乱飞的萤火虫发出的光芒闪烁不定。
  • 行树影离离:行走的人影子拉长又模糊。
  • 龙卧人宁识:像龙一样静卧,普通人又怎么会知道呢?
  • 鹏抟鴳岂知:大鹏展翅高飞,小鴳又怎么会了解大鹏的志向呢?
  • 便因当五夜:因为正值中秋佳节,便有这个机会。
  • 敢望竹林期:虽然不敢希望与竹林中的隐士们相媲美,但仍然希望能够有所作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中秋节夜晚,奉和户曹叔的诗作,表达了他对于节日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态度。首句“敛板捧清词”,表现了诗人对诗的热爱和敬仰;“恭闻侍直时”则表达了他在值班时的认真态度。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夜晚的景色和氛围:“暮尘归众骑,邃宇舍诸司。”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以及人们在府中忙碌的场景;“华月先灯至,清风与簟随”则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色。最后两句,诗人以“龙卧人宁识,鹏抟鴳岂知”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豁达理解,即使平凡如龙、如鹏,也有自己的天地和追求。结尾的“便因当五夜,敢望竹林期”则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的才情,也展现了他的生活态度,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有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