轺车故国世应稀,昔日书堂二纪归。
手植松筠同茂盛,身荣金紫倍光辉。
入门邻里喧迎接,列坐儿童见等威。
却对芸窗勤苦处,举头全是锦为衣。

【注释】

轺车:古时一种轻便的马车,也指使者。

故国:故乡。应稀:理应稀疏。

书堂:书房。

手植松筠同茂盛:亲手栽种的松树和竹子都长得非常茂盛。

荣:显贵、荣耀。金紫:古代官员所穿的一种服饰,用金银丝织成,色彩艳丽,因称官服为“金紫”,后也用来借指高官。倍光辉:更加辉煌灿烂。

芸窗:草编的窗户,这里指书斋。

勤苦处:辛勤学习的地方。

锦:五彩缤纷的丝织品,这里代指学问或成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的对象是友人承赞。从“轺车”二字可知,这是一队人马。“轺车”即古代的使者车,是皇帝出行时的专车,所以这队人马一定是奉了皇上之命去地方上办事的。

首联写自己离开故土,重游旧地的感慨。诗人说:“轺车故国世应稀。”意思是说:我的轺车在故国已是很稀罕的车了。这两句中用了两个“稀”字,一个突出自己,一个写出故国,两相映衬,更显出自己的孤独和凄凉。

颔联以“手植松筠同茂盛”与“身荣金紫倍光辉”作对比,既写出了故国物华新异,又衬托出自己离开之后家乡的变化和自己的喜悦心情。

颈联描写朋友回家的情景。诗人说:“入门邻里喧迎接,列坐儿童见等威。”这句诗的意思是:朋友刚进门,邻居们就纷纷出来迎接,小朋友们也都列坐在门前等待他的到来呢。这里的“喧迎接”表现出邻里对这位远道来访的朋友的欢迎之情。

尾联写朋友归家后的感想。诗人说:“却对芸窗勤苦处,举头全是锦为衣。”意思是:面对那勤劳学习的芸窗,我抬头望去,只见满目皆是锦绣般的衣服。这里的“芸窗”指的是书斋,“举头全是锦为衣”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作者看到朋友衣锦还乡,不由得想起自己当初离家求学的情形,感慨万端,不禁吟诵起《短歌行》中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