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
青囊如可授,从此访鸿蒙。
中元节那天观看法事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
青囊如可授,从此访鸿蒙。
注释:
- 中元日: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的节日,佛教称为“中元节”,道教称为“中元”。
- 四孟:指农历四月、六月、十月、十二月这四个月。
- 三阳:指农历正月、三月、五月。
- 碧落:天上的碧蓝天空。
- 章奏:古代奏章。
- 坛:指祭祀用的台子或坛场。
- 槐花露:槐树开花时分泌的露水。
- 柏子风:柏树散发的香气。
- 羽衣:神仙的衣服,这里指仙人的衣物。
- 缥缈:形容轻飘飘的样子。
- 瑶毂:用玉装饰的车轴,这里指神车。
- 餐霞客:吃彩霞的人,比喻追求长生不老的人。
- 青囊:道家的医书,也泛指道术。
- 鸿蒙:宇宙未开辟时的混沌状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中元节观看法事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法事的场景和气氛,以及作者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首句“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点明了时间是在中元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同时表达了一种季节的感觉——秋天。接着“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宫。”描述了天空的景象,云彩仿佛迎接着碧蓝色的天空,而章奏则是指奏折,暗示着仪式正在进行。
接下来“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描绘了祭祀的场景,槐花露和柏子香弥漫在空中,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最后“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则是对神仙生活的一种想象,仙人们身穿羽衣,轻盈地在虚空中飘荡。
整首诗通过对中元节法事场景的生动描写,展现了一幅神秘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李商隐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