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深载酒入,但觉暮川虚。
映水见山火,鸣榔闻夜渔。
爱兹山水趣,忽与人世疏。
无暇然官烛,中流有望舒。

注释:

  1. 烟深载酒入,但觉暮川虚。
  • 烟雾缭绕中载着酒杯进入,只感到傍晚的河流空旷。
  1. 映水见山火,鸣榔闻夜渔。
  • 水面倒映着山中的火光,听到夜晚渔夫打鱼时敲击船舷的声音。
  1. 爱兹山水趣,忽与人世疏。
  • 我喜爱这种山水情趣,忽然感觉与世隔绝。
  1. 无暇然官烛,中流有望舒。
  • 没有闲暇去点燃宫里的蜡烛,只能在中流欣赏美景。
    赏析:
    这首《与永乐诸公夜泛黄河作》是元代诗人杨载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黄河夜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喜爱之情和对人世的超脱之感。

诗的第一句 “烟深载酒入,但觉暮川虚”,通过描绘烟雾弥漫和载酒入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这里的“暮川”象征着黄昏时分的河川,而“虚”字则传达出一种空虚、寂静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空灵的氛围。

第二句 “映水见山火,鸣榔闻夜渔”,诗人通过描绘水面倒映着山中的火光和听到夜晚渔夫敲击船舷声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黄河夜景的美丽。这些细节描写增强了诗的画面感,使得整个诗篇更加生动。

在第三句 “爱兹山水趣,忽与人世疏”中,诗人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对人世的超脱感。这里的“趣”指的是趣味或情趣,而“忽与人世疏”则表达了一种与尘世隔离的感觉,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最后一句 “无暇然官烛,中流有望舒”,则是诗人对官家灯火的描绘和自己的感慨。这里通过对比官家的灯火(象征着繁华和喧嚣)和自己的中流独游,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情感。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成功地展现了黄河夜景的魅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超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