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钵镇随腰,怡然处寂寥。
门禅从北祖,僧格似南朝。
性近徒相许,缘多愧未销。
何传能法慧,此岸要津桥。
赠源寂禅师瓶钵镇随腰,怡然处寂寥。
门禅从北祖,僧格似南朝。
性近徒相许,缘多愧未销。
何传能法慧,此岸要津桥。
注释
- 瓶钵:指僧人使用的水瓶和食钵。
- 镇:常用于形容物品被固定在某个地方,这里比喻僧人的生活或修行方式被约束。
- 随:跟随、携带。
- 怡然:快乐、自在的样子。
- 处:居住。
- 寂寥:寂寞、空旷的感觉。
- 门禅: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强调心门的开闭。
- 北祖:禅宗北宗,代表人物是惠能大师。
- 僧格:僧人的品格。
- 南朝:通常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南方较为繁荣,北方较为萧条。
- 性近:性格相近、有相似之处。
- 徒相许:相互承诺、相互期望。
- 缘多:因数很多、原因复杂。
- 愧未销:感到惭愧,但未能完全消除。
- 何传:如何传授(知识或技能)。
- 法慧:佛法的智慧。
- 此岸:佛教用语,指轮回中的六道之一,此处指现实生活。
- 要津桥:关键的桥梁,比喻重要的转折点或联系点。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了对源寂禅师深深的敬意和赞赏。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诗人通过瓶钵随行、怡然自得、门禅修行、僧格高尚等方面来赞美源寂禅师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困惑与自责,以及对佛法智慧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禅宗的静谧之美,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