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上庭树,日高声忽吟。
他人岂无耳,远客自关心。
暂落还因雨,横飞亦向林。
分明去年意,从此渐闻砧。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技巧、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的内容大致梳理一下,然后结合重点语句分析。
(1)“不见上庭树”,意思是说,树上的蝉声已经听不到了,因为蝉儿已经飞走了。“上庭树”指的是庭院前的树上,这两句诗写初夏时节,庭院前的树上,蝉儿鸣叫声已消歇,只有阵阵蛙鸣虫唱,给寂静的庭院增添了一些生机。
(2)“他人岂无耳,远客自关心”,意思是说,人们虽然看不见,但是能听见蝉鸣的声音;远在异地的人虽然不能亲眼看到这些情景,但是心中却十分惦念着家乡的情景。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关键句,它既照应了首句中的“不见”,又与尾联的“远客自关心”相呼应。
(3)“暂落还因雨,横飞亦向林”,意思是说,夏天的雷雨过后,蝉儿们便纷纷落下,它们在空中盘旋飞舞,有时也飞到树林里去了。这两句诗描写了夏日午后的景色:雷雨过后,蝉儿们纷纷落地,有的在空中盘旋,有的飞入树林。这两句诗以动态的景物来表现静态的环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炎热的夏日之中。
(4)“分明去年意,从此渐闻砧”,意思是说,我好像分明听到了去年那些蝉儿鸣叫时的情形,从今以后,那阵阵的哀怨之音便渐渐传进我的耳中。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答案】
示例一:
早蝉
不见上庭树,日高声忽吟。
他人岂无耳,远客自关心。
暂落还因雨,横飞亦向林。
分明去年意,从此渐闻砧。
译文:
早晨的蝉儿不见了往日那高亢的鸣叫,只在庭院前树梢上鸣叫。别人当然能听到,可我这个远在异乡做客的人却不能听到。
忽然间,一声声鸣叫声戛然而止。原来天正下着大雨,蝉儿只好暂时停止鸣叫。
过了一会儿,雨过天晴,蝉儿又开始鸣叫。它们在空中盘旋飞翔,时而飞向林间。
我仿佛听到了去年那些蝉儿鸣叫时的情形,从今以后,那阵阵的哀怨之音便渐渐传进我的耳中。
赏析:
此诗首句点明季节为初夏,接着写蝉声已息,突出初夏的特点。颔联写蝉鸣虽息,但人们仍然可以听到其声音。颈联写夏日雷雨过后,蝉儿纷纷落地,有的在空中盘旋,有的飞入树林。尾联写自己仿佛听到了蝉儿鸣叫时的情形,从中感受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