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妆满面泪阑干,几许幽情欲话难。
云髻懒梳愁拆凤,翠蛾羞照恐惊鸾。
南邻送女初鸣佩,北里迎妻已梦兰。
惟有深闺憔悴质,年年长凭绣床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描写了一个贫困女子的生活状态和她内心的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残妆满面泪阑干,几许幽情欲话难。
  • “残妆”:指的是破旧不整的妆容。
  • “满面”:形容泪水流得满脸都是。
  • “泪阑干”:泪水已经流干了,形容悲伤到了极点。
  • “幽情”:内心的隐秘情感,难以言表。
  • “欲话难”:想要诉说却又觉得难以启齿。
  1. 云髻懒梳愁拆凤,翠蛾羞照恐惊鸾。
  • “云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用云朵形状的发饰装饰。
  • “懒梳”:不愿意梳妆打扮。
  • “愁”:内心充满了忧愁。
  • “拆凤”:比喻心情烦乱,就像凤凰被拆开一样。
  • “翠蛾”:指女子眉毛画得很细长的样子。
  • “羞照”:因为害羞而不敢直视。
  • “恐惊鸾”:担心自己的美貌会惊吓到鸾鸟(传说中的吉祥物)。
  1. 南邻送女初鸣佩,北里迎妻已梦兰。
  • “南邻”:这里可能是指南方的邻居或者某个地方的人。
  • “送女”:送亲的意思,可能是指新娘出嫁的情景。
  • “初鸣佩”:刚刚佩带好玉佩。
  • “北里”:北方的地方,可能是指新郎的家或者某个地方。
  • “迎妻”:迎接妻子回家。
  • “已梦兰”:可能是指新婚之夜梦见了兰花。
  1. 惟有深闺憔悴质,年年长凭绣床看。
  • “深闺”:深深的闺房。
  • “憔悴质”:形容女子因生活艰难而面容消瘦。
  • “年年”:每年都有。
  • “长凭绣床看”:常常倚靠在绣床上发呆地看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贫女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她生活的艰辛和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残妆”、“泪阑干”、“云髻”、“翠蛾”等,形象地描绘出了贫女的形象和她的内心世界。同时,通过对比南邻的婚礼和北里的迎亲,反映了贫女的生活困境和她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一句“长凭绣床看”,则表达了贫女对未来生活的无奈和期望,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坚强和不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