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虽逢菊,浮生正似萍。
故山何处望,荒岸小长亭。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二十五》解析

诗意与翻译

诗句一:佳节虽逢菊

  • 意境解读:在美好的节日里,诗人遇到了盛开的菊花。这里的“菊”不仅代表秋天的美丽,也象征了高洁和坚强。然而,这短暂的美好时刻很快被“浮生正似萍”所打破,暗示了诗人的飘泊不定与生活的无常。

诗句二:浮生正似萍

  • 意境解读:诗人用“浮生”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如同水上的浮萍,随风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和方向。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无奈,也反映了他对自由和解脱的追求。

诗句三:故山何处望

  • 意境解读:这里“故山”指的是诗人心中的故乡或曾经生活的地方。诗人在异乡眺望着这些地方,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和对过往时光的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深的忧郁与哀愁。

诗句四:荒岸小长亭

  • 意境解读:描述了一个荒凉的河岸边的小长亭。这个场景增添了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氛围,使诗人的心境更加复杂,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词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自然景色(秋菊、浮萍)与人的内心感受(佳节、故山),深刻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归家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浮生”、“故山”,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力。同时,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力感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关键词注释

  1. 佳节 - 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时刻
  2. 浮生 - 指短暂而多变的人生或漂泊不定的生活
  3. 故山 - 指诗人心中的家乡或过去生活的地方
  4. 荒岸 - 荒凉的河岸
  5. 长亭 - 旧时供人休息的长亭,常建在河流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之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对生活、对过往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家的深深思念。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使人对那个时代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