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圣衔恩重,频年按节行。
安危皆报国,文武不缘名。
受脤乃调鼎,为霖更洗兵。
幕开丞相阁,旗总贰师营。
料敌知无战,安边示有征。
代云横马首,燕雁拂笳声。
去镇关河静,归看日月明。
欲知瞻恋切,迟暮一书生。

送王相公赴范阳

翊圣衔恩重,频年按节行。
安危皆报国,文武不缘名。
受脤乃调鼎,为霖更洗兵。
幕开丞相阁,旗总贰师营。
料敌知无战,安边示有征。
代云横马首,燕雁拂笳声。
去镇关河静,归看日月明。
欲知瞻恋切,迟暮一书生。

译文:

翊圣帝的恩德深重如山,王公多次奉命巡行各地。
安危都关系到国家,文武官员不必因名声而争斗。
接受命令后可以调节国家大事,治理水患更能平息战争。
打开丞相的府邸,旗帜在军中飘扬。
预测敌人知道我们没有战斗,安定边境显示我们的征伐。
代云横在马首前,燕雁掠过笳声。
离开时关河宁静,归来时看到太阳月亮明亮。
想要了解对王公的依恋与思念,他是一位迟暮的书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送别诗之一。全诗通过描写王相公赴任范阳的情景,展示了他的忠诚和才干,以及人们对他的期望和赞美。

第一句“翊圣衔恩重,频年按节行。”表达了王相公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视,每年都要按节巡行各地。这里的“衔恩”是指受到皇帝深厚的恩典,而“按节行”则表示他每年都要履行职责,为国家服务。这一句为下文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第二、三句“安危皆报国,文武不缘名。”进一步描述了王相公的职责和担当。无论国家是否平安,他都将忠诚地为国家服务;他的文武才能并不是为了个人的名誉,而是为了更好地为国家服务。这两句展现了王相公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

第四、五句“受脤乃调鼎,为霖更洗兵。”则具体描绘了他履行职责的方式和方法。他接受任务后可以调节国家大事,治理水患更能平息战争。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达王相公的才干和能力。

第六、七句“幕开丞相阁,旗总贰师营。”则是对王相公所在之地和职务的具体描述。他在丞相的府邸中处理政事,指挥军队,展现出他的领导能力和权威。

第八、九句“料敌知无战,安边示有征。”继续描述了王相公的才能。他能预测敌方动向,因此知道我们不会进行战斗;他安定边疆,显示了我们的征伐能力。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王相公的智慧和勇气。

最后两句“代云横马首,燕雁拂笳声。”是对王相公即将离去的情景描写。代云横在他头顶,燕雁掠过笳声,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这一句既表达了对王相公的依依不舍,也暗示了他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最后两句“去镇关河静,归看日月明。”则是对王相公归来时的期待和祝愿。当他离开时,关河宁静;当他回来时,可以看到明亮的太阳和月亮。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王相公的美好期盼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王相公赴任范阳的描述,展现了他的忠诚、智慧和才干,同时也传递了人们对他的期望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