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荷钟鼎业,不矜纨绮荣。
侯门三事后,儒服一书生。
昔志学文史,立身为士英。
骊珠难隐耀,皋鹤会长鸣。
休命且随牒,候时常振缨。
寒蝉思关柳,匹马向蒲城。
秋日黯将暮,黄河如欲清。
黎人思坐啸,知子树佳声。

【注释】

1.李兵曹:指唐代诗人李益。2.能荷钟鼎业:指能够承受国家重大的重任。3.不矜纨绮荣:不炫耀自己的华贵服饰。4.侯门三事后:指官宦人家的后事繁杂。5.儒服一书生:穿着儒士的服装,形容一个读书人的形象。6.昔志学文史:过去立志学习文学和历史。7.立身为士英:立志成为杰出的士人。8.骊珠难隐耀:比喻才能难以隐藏。9.皋鹤会长鸣:比喻才华横溢,如同长鸣的鹤一样。10.休命且随牒:不要担心命运,只要跟着公文去办事就行了。11.候时常振缨:等待时机,随时准备为国家效力。12.寒蝉思关柳:秋天的寒蝉思念关中的柳树。13.匹马向蒲城:骑着马向蒲州进发。14.秋日黯将暮:秋天的天气昏暗即将傍晚。15.黄河如欲清:黄河好像要变清了。16.黎人思坐啸:百姓们思念能够安坐高谈阔论。17.知子树佳声:知道你会发出好名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为李益赴任河中写的。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着抒情和写景。开头六句,诗人赞扬李益的才学与人品,表现了对他前程的美好祝愿和对其为人的赞许。中间十二句,抒发诗人对朋友远行的感慨及对友人的劝勉之意。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对李益的殷切希望和良好祝愿。

这首诗开篇即点出“能荷钟鼎业”,意谓李益有承负国家重责的能力。接着,诗人称赞李益“立身为士英”,并表示自己对这位朋友的赞赏:“昔志学文史,立身为士英。”这两句既是说李益有志于建功立业,又是在夸赞他将来必定能成为名垂后世的杰出之士。然后,诗人又用“骊珠难隐耀”一句来赞美李益的才智,说他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即使藏身深山,也难以掩住其光芒。接着又用“皋鹤会长鸣”来形容他的才华横溢,仿佛长鸣的仙鹤一般。诗人还进一步劝勉李益要抓住机遇,随时准备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休命且随牒,候时常振缨。”“休命”是说不必担忧,一切按程序办事就可以了;“振缨”是说随时准备为国家效力。这里诗人既鼓励李益积极为国立功,又暗示他有朝一日必将扬名天下、建功立业。

诗人又以“寒蝉思关柳”等诗句来表达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认为,虽然李益将要离开京城,但京城仍然是人才辈出的地方,而李益正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所以,诗人希望李益能够继续努力,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尽管诗人一再鼓励李益,但李益却并没有被这些话语所打动。相反,他反而有些失落和沮丧起来。于是,诗人便转而劝说李益要勇敢面对现实,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落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诗人认为,人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诗人以对李益的良好祝愿作为结尾。他希望李益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同时也能够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君子。这种祝愿既是对李益个人的期望,也是对整个社会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