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皆求遇,今人谁至公。
灵台一寄宿,杨柳再春风。
更惜忘形友,频年失志同。
羽毛齐燕雀,心事阻鸳鸿。
留滞惭归养,飞鸣恨触笼。
橘怀乡梦里,书去客愁中。
残雪迷归雁,韶光弃断蓬。
吞悲问唐举,何路出屯蒙。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这首诗是他在关中旅寓期间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同邬戴关中旅寓(注释:在关中地区寄居)
- 文士皆求遇(注释:文人都希望遇到机会)
- 今人谁至公(注释:现在还有谁能做到公正无私呢?)
- 灵台一寄宿(注释:在灵台这个地方暂作停留)
- 杨柳再春风(注释:柳树再次迎来了春风)
- 更惜忘形友(注释:更为珍惜那些已经忘却旧貌的朋友)
- 频年失志同(注释:多年来与志向相违背)
- 羽毛齐燕雀(注释:如同燕子和麻雀那样)
- 心事阻鸳鸿(注释:心事被阻隔了)
- 留滞惭归养(注释:滞留在外惭愧于回家奉养父母)
- 飞鸣恨触笼(注释:飞翔时怨恨被笼子束缚)
- 橘怀乡梦里(注释:思念家乡时在梦中)
- 书去客愁中(注释:离开故乡时心中充满忧愁)
- 残雪迷归雁(注释:残雪迷蒙着归巢的雁鸟)
- 韶光弃断蓬(注释:美好的时光像抛弃了断草的蓬子一样流逝)
- 吞悲问唐举(注释:含着悲伤问唐朝的贤人)
- 何路出屯蒙(注释:如何能够摆脱困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在关中地区的旅居生活,展现了其对于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文士”、“今人”、“灵台”、“燕子”等,都具有象征意义,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