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搜过物表,洞府次溪傍。
已入瀛洲远,谁言仙路长。
孤烟出深竹,道侣正焚香。
鸣磬爱山静,步虚宜夜凉。
仍同象帝庙,更上紫霞冈。
霁月悬琪树,明星映碧堂。
倾思丹灶术,愿采玉芝芳。
傥把浮丘袂,乘云别旧乡。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覆釜山时所作,描述了他与道士观道侣一起登山、焚香、鸣磬、步虚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首联:“冥搜过物表,洞府次溪傍。” 诗人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隐藏在深山之中的洞府。这句诗以“冥搜”形容诗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而“过物表”则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入观察和理解。

颔联:“已入瀛洲远,谁言仙路长。” 诗人已经来到了仙境般的覆釜山,但他仍然认为仙路遥远。这里的“瀛洲”是指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诗人通过对比现实和传说中的仙境,表达了他对仙界的向往。

颈联:“孤烟出深竹,道侣正焚香。” 诗人在深山中看到了袅袅升起的烟雾,这是道侣们在焚香修行。这句诗描绘了道士们虔诚修行的场景,也体现了他们对于道教信仰的执着。

接下来几联主要描绘了诗人与道侣一起登山、焚香、鸣磬、步虚的情景,以及他们在山顶上的所见所闻。这些内容都围绕着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开。

最后两句:“仍同象帝庙,更上紫霞冈。” 诗人在这里提到了象帝庙和紫霞冈两个地名。这两个地方都是道教中的圣地,诗人通过提及它们,表达了他对宗教信仰的认同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道士修行场景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独特视角和深刻理解。他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表达了对道教信仰的敬仰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