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孤烟起,静者能卜筑。
乔木出云心,闲门掩山腹。
贫交喜相见,把臂欢不足。
空林留宴言,永日清耳目。
泉声冷尊俎,荷气香童仆。
往往仙犬鸣,樵人度深竹。
酒酣出谷口,世网何羁束。
始愿今不从,区区折腰禄。
【注释】
- 沈氏山居:作者自注:“沈氏者,余旧家也。山居在城西三十里许。”(《全唐诗》)
- 鸡鸣孤烟起:清晨鸡叫时,炊烟袅袅上升。
- 静者能卜筑:安静的人能够选择居住的地方。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出云心:像云彩飘浮在天空。
- 闲门掩山腹:门关得紧紧的,好像掩藏在山腰。
- 贫交喜相见:贫穷的朋友高兴相见。
- 把臂欢不足:握着手欢饮,感到不够尽兴。
- 空林:空旷的树林。
- 留宴言:留下宴会上的对话。
- 永日清耳目:整天让人清心寡欲。
- 泉声:泉水的响声。
- 尊俎:酒器和食物。
- 荷气香童仆:荷花的气息使童仆都显得香气袭人。
- 仙犬鸣:神话中说有仙犬会吠。
- 樵人度深竹:樵夫从竹林深处经过。
- 世网:世间的名利场。
- 谷口:山谷口。
- 区区折腰禄:形容对名利过分地追求。
【译文】
清晨鸡叫,炊烟袅袅升起,安静之人能够选择居住的地方。
高大的树木耸立着,掩映在山腹之间,那门紧紧关闭,好似掩藏在山峰之中。
贫穷的朋友喜欢相见,握手畅饮,觉得还不够尽兴,他们在一起谈笑风生,让一天的时间变得清心寡欲。
泉水潺潺,响彻耳畔,而仆人童仆们则散发着荷叶的清香。
常有仙犬叫声,樵夫从竹林深处经过。
酒兴高涨之时,我走出山谷口,但名利场的羁绊让我无法再继续前行,于是我放弃了追求,不再为那些区区之物而折腰。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绝。这首诗写于王维隐居于蓝田辋川期间,反映了他超脱世俗、淡泊功名的思想感情。
首联“鸡鸣孤烟起,静者能卜筑”二句写诗人在晨曦初照的山村中,看到炊烟袅袅而起,听到远处传来鸡鸣之声,知道主人已起床了。这时只有自己一人在静寂的环境中独处,于是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过清静的生活。这两句以动衬静,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气氛。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幽美的环境:清晨的山村中,炊烟升腾,寂静无声,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这种宁静的氛围正是诗人所向往的。
颔联“乔木出云心,闲门掩山腹”二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村的景象,更突出了环境的优美。诗人用“乔木出云心”来形容高大的树木挺拔向上,犹如云朵般高远;“闲门掩山腹”则形容大门紧闭,似乎掩映在山腰之中。这两个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诗人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将山村的自然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贫交喜相见,把臂欢不足”二句写诗人与贫穷的朋友相聚的情景,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虽然生活贫困,但却能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尾联“空林留宴言,永日清耳目”二句写诗人在山林中与朋友畅谈的场景,表达了他内心的喜悦和满足。他与朋友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让他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提升。这一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友谊,还传达了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它也体现了王维诗歌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