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
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
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诗句解析:
- “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
- 注释:这里比喻选择朋友或追求目标时,应避免那些只求表面利益、不真心帮助的人。
-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 注释:表达了一种讽刺,指出有些人不考虑自己的能力,盲目行动最终导致失败。
-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
- 注释:强调勤奋和对家人的忠诚。
- “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 注释:表示虽然身处他乡,但内心并不真正属于那里,可能指感情上的失落或心灵的漂泊。
-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
- 注释:体现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与尊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母亲的希望:希望儿子能够有出众的才能,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
- 注释:描述了勤劳耕作的生活,通过辛勤工作维持生计,同时保持生活的品质。
-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
- 注释:形容在极其微小的付出中也能体现出极大的努力和热情。
- “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 注释:表达了离别之情,同时带有一丝幽默或夸张的色彩,形象地描绘了告别的场景和情感。
译文:
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
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
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的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述,诗人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