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凉云收,日斜川风止。
娥皇五十弦,秋深汉江水。
初因无象外,牵感百忧里。
霜露结瑶华,烟波劳玉指。
将随落叶去,又绕疏蘋起。
哀响云合来,清馀桐半死。
女颜万岁后,岂复婵娟子。
不道神无悲,那能久如此。
魂魄无不之,九山徒相似。
没没竟不从,唯伤远人耳。
斑斑泪篁下,恐有学瑟鬼。
【解析】
这是一首写湘妃的诗。“悲湘灵”,悲,悲伤。湘妃,指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帝尧的两个女儿。尧死后,她们被弃在湘水之滨,舜登上帝位后,追念二妃,为她们建了庙,立了碑,称为“九嶷山”。这首诗就是诗人有感于湘妃之事而写的。
【答案】
①首句:山上,指湘江一带,即今湖南境内;凉云,指秋天的白云;收,收敛,消失的意思。此句意谓:山上的白云渐渐收敛,日已西斜,湘江上刮起了秋风。②次句:日斜川风止,指日落之时湘江上的风也停了;止,停止,这里是形容江风停息。③三、四句:娥皇五十弦,秋深汉江水,指湘妃的哀怨之情像瑟声一样悠扬,湘水之深与湘妃之悲相互映衬。④五、六句:初因无象外,牵感百忧里。意为:起初湘妃并没有超出人世之外的想法,然而她的哀伤却能牵动人们的忧愁。⑤七、八句:霜露结瑶华,烟波劳玉指。霜露凝结出美丽的瑶花,烟雾弥漫中,湘妃用玉手拨动着琴弦,奏起一曲曲凄清的乐曲。⑥九、十句:将随落叶去,又绕疏蘋起。湘妃随着飘落的树叶而去,又在芦苇荡中徘徊起来。⑦十一、十二句:哀响云合来,清馀桐半死。湘妃弹奏时发出的哀鸣声,仿佛是天云聚集而来;她的手指弹拨桐木乐器,余音袅袅,令人心神不宁。⑧十三、十四句:女颜万岁后,岂复婵娟子。女英容颜虽美,但她终究要老去,哪还有当年那娇美的容貌呢!⑨十五、十六句:不道神无悲,那能久如此。你难道不知道神仙是没有感情的吗?为什么还要为湘妃的悲哀而忧伤不已呢?⑩十七、十八句:魂魄无不之,九山徒相似。无论湘妃的魂魄走到哪儿,她都感到孤独凄凉;只有那些远在九嶷山中的人们,还能和她相聚在一起。⑩九、十句:没没竟不从,唯伤远人耳。湘妃虽然死去了,但她生前的悲伤却仍然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只有那些远离湘水的远方的人们,才能理解她的哀愁。⑩十一、十二句:斑斑泪篁下,恐有学瑟鬼。湘妃的泪水洒落在竹子丛中(湘妃的墓地);也许有学瑟鬼在这里演奏湘妃的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