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出羽林宫,入参云台议。
独请万里行,不奏和亲事。
君王重年少,深纳开边利。
宝马雕玉鞍,一朝从万骑。
煌煌都门外,祖帐光七贵。
歌钟乐行军,云物惨别地。
箫笳整部曲,幢盖动郊次。
临风亲戚怀,满袖儿女泪。
行行复何赠,长剑报恩字。
【注释】
朝出羽林宫:从羽林军出发。羽林,唐代禁卫军,以皇帝亲信的少年入宫宿卫者为骨干,号称“羽林军”。
云台议:即御史台议事,御史中丞、侍御史等主持。
独请:单独请求。
万里行:指到边远地区去任职。
和亲事:汉元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曾遣长罗侯上书要求和亲,汉武帝许之,将宗室女嫁给他,并赐其金帛采缯。此诗借喻诗人被派遣任远方官职。
君王重年少:皇帝看重年轻人,信任年轻官员。
深纳开边利:对开拓边疆的利益非常重视。
宝马雕玉鞍:指乘坐装饰华丽的车马,雕饰有花纹的鞍子。
一朝从万骑:指跟随众多随从,在朝廷举行盛大宴会时乘马出行。
煌煌都门外:指皇宫外繁华的景象。煌煌,光明照耀的样子。
祖帐光七贵:设宴饯别皇帝左右的七个尊贵人物。
歌钟乐行军:指演奏歌曲、击鼓奏乐送行。
云物惨别地:指别离时景物凄清,气氛悲凉。
箫笳整部曲:吹箫和打笳合奏一支乐曲。
幢盖动郊次:指随从人员在郊外行进时,车辆前后都有旗帜飘扬,显得壮观。
临风亲戚怀:面对亲人,内心充满感慨。
满袖儿女泪:衣袖上沾满了孩子的眼泪。
行行复何赠:离别后不知如何相赠。
长剑报恩字:用长剑作为报答皇上恩情的礼物。
【赏析】
《杂曲歌辞·羽林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之一。此诗写诗人奉命出使边疆,赴任途中受到君王的隆重招待和欢送的情景。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威武雄壮的将军形象,表达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气概。
首句“朝出羽林宫”,点明了诗人此行是奉君命而前往。羽林宫,即皇帝身边警卫的羽林军。羽林军是皇帝最亲近的亲兵部队,所以诗人自称“朝出羽林宫”就暗示了自己受命出使的使命。“入参云台议”二句,描写诗人接受任务后的紧张准备,表现了他不畏艰险的勇敢精神。云台,指御史台。御史台是皇帝的耳目,是朝廷最高行政机关。“独请万里行”,是说诗人主动请求到边远地区去任职,表明自己愿意远离京城,到遥远的边疆去建功立业。“不奏和亲事”,是说诗人不向皇帝提出要和亲的建议。“和亲”是古代一种外交手段,是指把公主嫁给敌国国君以结为姻亲,从而求得和平的一种政治措施。诗人不愿采取这种屈辱的政策,表现出自己主张积极防御的思想。“君王重年少”,是说君王看重年轻的人才。“深纳开边利”,是说君王重视开拓疆域的利处。“开边”,指开辟边疆。“深纳”二字,写出了君王对开拓边疆所持的十分认真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宝马雕玉鞍”,是说诗人将要乘坐装饰华美的车辆,乘坐装饰华美的车辆,说明他的地位已经很高。“一朝从万骑”,是说诗人将要跟从众多随从,在朝廷举行盛大宴会时乘马出行,显示了诗人威风凛凛的形象。“煌煌都门外”,是说皇宫外繁华的景象。“祖帐光七贵”,是说在饯别时,皇帝身边的七个尊贵的人都要参加,这是极高的规格。“歌钟乐行军”,“云物惨别地”,是说在饯别宴会上奏乐歌舞,饯别宴会上奏乐歌舞是常见的,但是“云物惨别地”,却使人感到气氛格外悲凉。“箫笳整部曲”,是说随从人员在郊外行进时,车辆前后都有旗帜飘扬,显得壮观。“幢盖动郊次”,是说随从人员在郊外行进时,车驾前导的仪仗队伍威风凛凛,气势不凡。“临风亲戚怀”,是说诗人看到离别的亲人,内心充满了感慨。“满袖儿女泪”,是说泪水沾湿了衣袖。“行行复何赠”,是说离别后不知如何相赠。这两句诗,既抒发了诗人依依不舍之情,又表明诗人对离别无可奈何的心情。“长剑报恩字”,是说用长剑作为报答皇上恩情的礼物。“长剑报恩”四字,表明了诗人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这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人把个人的离别情绪,夸大成对国家、对民族的忧虑和关心。作者在描绘自己的感情的同时,也刻画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状况。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阔大雄浑,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