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笋倚溪壖,雄标屹霞境。
云披看卷箨,波静见垂影。
顿翼已栖林,残阳方在顶。

【注释】

与:和。

郑辕崔全素:即郑圃,字辕;崔全素,生平不详。枋口:在今福建闽侯县南。

三韵诗:指律诗中的一种格式。

峭笋倚溪壖:高高的竹子靠在河边的堤岸上。峭笋,高耸入云的竹干,形容竹竿挺直向上。

雄标屹霞境:雄壮的姿态屹立在彩霞笼罩的地方。雄标,雄伟的仪表。

云披看卷箨(tuò):乌云飘过露出嫩绿的竹叶。披,散开。

波静见垂影:水波平静时,可以看见竹子的倒影。

顿翼已栖林:突然展翅停歇在树林里。顿翼,忽然展翅。

残阳方在顶:夕阳已经挂在树梢上了。

【赏析】

这首五绝写于淳化二年(公元九八九年)作者从福州移知荆门军任满回京途经闽地,与郑圃、崔全素相会于枋口,同作咏竹诗以记。

开头两句“峭笋倚溪媛,雄标屹霞境”,描绘了一株高大挺拔的竹子矗立在彩霞环绕的山岭之中,形象逼真,气势磅礴。诗人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竹子的高大,同时以“屹霞境”形容其姿态雄健,显示出诗人对竹子的赞美之情。

接着两句“云披看卷箨(tuò),波静见垂影”,通过描写竹林中的自然景色,进一步突出竹子的清秀俊逸之美。云层散开露出了嫩绿的竹叶,水面平静倒映出竹子的倒影。这里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将竹子的清新脱俗与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相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

后两句“顿翼已栖林,残阳方在顶”,则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竹子的生长状态。竹子忽然展开了翅膀停歇在树林里,此时夕阳正好挂在树梢上。这里诗人运用了想象和比喻的手法,使画面更加鲜活。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于生命勃发力量的赞美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