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游本无迹,留此示津梁。
架险知何适,遗名但不亡。
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难量。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
此诗首联“圣游本无迹,留此示津梁”的意思是:圣人的出游本来没有踪迹,留下的只有这道桥梁。颔联“架险知何适,遗名但不亡”的意思是:架桥渡水,知道哪里是目的地,留下美好的名声,却也不会消亡。颈联“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难量”的意思是:现在已经成为佛教建筑,教化、度化的结果难以估量。尾联“万方多难日,一国两公卿”的意思是:在战乱频繁的日子里,一个国家里出现了两位宰相。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定和人民生活的期盼与祝愿。
【答案】
示例:首句“圣游本无迹”,以“迹”字为线索,说明圣人之游无形无声,不可捉摸,而其行善政、立大德,则如日月之光普照人间,永垂不朽。“留此示津梁”,言圣人之行虽不留痕迹,但其教化之功犹如桥梁之于人,指引人们走上正道。第二句“架险知何适”“遗名但不亡”,承上启下,指出圣人之所以能留下不朽之影响,并非凭借声色犬马,而是因其行善积德,其精神永存。“只今成佛宇”,意谓今日之世,佛教已成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建筑遍布全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最后两句“化度果难量”,强调教化之功不可估量。尾联“万方多难日,一国两公卿”,指唐王朝在安史之乱期间,虽然外有吐蕃、回鹘侵扰,内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国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但正是在这种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国家依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和繁荣的社会经济,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唐代的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