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非作者,望古怀清芬。
心以道为际,行将时不群。
兹山在人境,灵贶久传闻。
远势一峰出,近形千嶂分。
冬春有茂草,朝暮多鲜云。
此去亦何极,但言西日曛。
诗句释义
- 平生非作者,望古怀清芬。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仰之情,即使自己并不是一位创作诗歌或绘画的艺术家,但仍然能从古人的作品中获得灵感和美感。
- 关键词: 作者、怀、清芬(指清新芬芳)
- 注释: 这里的“清芬”指的是自然界中植物散发的香气,常用来形容春天草木茂盛的景象。
- 赏析: 诗人通过表达自己虽然不是文学创作的行家里手,却能感受到古人作品中的“清芬”,体现了他对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对古代文人作品的尊重。
- 心以道为际,行将时不群。 - 这句表明诗人遵循道德和原则行事,不随波逐流。
- 关键词: 道、际(境界)、时、群(群体)
- 注释: “道”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道德、原则或者宇宙间运行的规则等。“心以道为际”即心灵应遵循道德原则。而“行将时不群”则意味着在行动上要超越常人,不为世俗所同。
- 赏析: 诗中提到“心以道为际”说明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准则都是基于某种高尚的道德标准,而“行将时不群”则是诗人自我期许,希望能够在众人之中独树一帜。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行为准则的重视。
- 兹山在人境,灵贶久传闻。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山川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古人描述的景致的回忆。
- 关键词: 兹山(此处的山)、人境(人间)、灵贶(神灵恩赐)
- 注释: “兹山”是指眼前的这座山,“人境”意味着这是凡人居住的地方。“灵贶久传闻”表示这片山水之美已经传唱久远,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
- 赏析: 通过这句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透露出一种对古人智慧和文化传承的尊重。这种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赞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 远势一峰出,近形千嶂分。 - 描述了远处山峰的雄伟和近处山脉的起伏。
- 关键词: 远势、一峰、近形、千嶂、分
- 注释: “远势一峰出”描绘了远处山峰挺拔而出的景象,给人以高远、壮观的感觉。“近形千嶂分”则形象地展现了近处山脉连绵起伏的样子,仿佛无数座山峰交错排列,形成一道道屏障。
- 赏析: 这两句诗用词简洁却富有画面感,能够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自然景观之中,感受到那种宏伟与细腻并存的自然美。
- 冬春有茂草,朝暮多鲜云。 - 描述了四季变换中的自然景象。
- 关键词: 冬春、茂草、朝暮、鲜云
- 注释: “冬春有茂草”指的是无论是冬天还是春天,都有茂盛的草地存在。“朝暮多鲜云”则描述了早晨和傍晚时分天空常常出现新鲜的云彩。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中自然景观变化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过程的深刻感受。
- 此去亦何极,但言西日曛。 - 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旅途的无限遐想和对夕阳美景的留恋。
- 关键词: 此去、何极、西日曛
- 注释: “此去”指的是这次旅行即将结束。“何极”表示无法穷尽或尽头。“西日曛”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景色,给人一种温暖而又稍带忧伤的感觉。
- 赏析: 这句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既表达了诗人对旅行即将结束的感慨,又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之情。它体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悟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