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有深曲,舟子莫能知。
弭棹临沙屿,微吟西日驰。
平明春色霁,两岸好风吹。
去去川途尽,悠悠亲友离。
汉宫成羽翼,伊水弄参差。
为惜淮南子,如何攀桂枝。
河流有深曲,舟子莫能知
河流有深曲,舟子莫能知。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河流深邃曲折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河流的神秘莫测和难以捉摸的深刻感慨。这里的“河流”象征着生活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而“舟子”则代表了那些在人生航程中不断探索、努力前行的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活艰辛和未知挑战的深深敬畏。
弭棹临沙屿,微吟西日驰。
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驾船停泊在沙洲边,静静地吟唱着诗歌,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里的“弭棹”意味着停下船只,“微吟”则是轻声吟咏,“西日驰”则形容夕阳西下的景象,给人一种平静而惬意的感觉。这一景象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也展示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平明春色霁,两岸好风吹。
这句诗描绘了清晨时分,春光明媚、天气放晴的美丽景色。诗人站在河岸上,感受着清新的空气和温暖阳光,心中充满了愉悦和感激。这里的“平明”指的是清晨时分,“春色霁”表示春光明媚、天气放晴,“两岸”则指河岸两侧,“好风”则是温暖的春风。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感激。
去去川途尽,悠悠亲友离。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哀伤。随着旅程的结束,诗人感到孤独和无助,而远方的朋友们也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分离。这里的“去去”描述了旅途的结束,“川途尽”表示道路的尽头,而“悠悠”则形容时间的漫长和距离的遥远。这种场景不仅反映了人生的无奈和无常,也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共同经历的时光。
汉宫成羽翼,伊水弄参差。
这句诗以宏大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宏伟壮观的氛围。诗人通过将汉宫比作展翅高飞的雄鹰,将伊水比作舞动的丝带,形象地描绘了皇宫的壮丽和河流的柔美。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古代建筑和文化的深厚感情,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独到见解。
为惜淮南子,如何攀桂枝。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渴望。通过提及“淮南子”,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和追求,以及那些与朋友们一起攀登桂枝、追求梦想的日子。这里的“淮南子”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文学形式或者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代表着美好的回忆和向往。诗人用“如何攀桂枝”来表达对未来的渴望和决心,展现了他的坚定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河流、春天、友人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通过对离别、旅行、友情等主题的深入挖掘,表达了诗人对人性、情感和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和审美追求,也展示了他的思想深度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