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住汉阴,不复问华簪。
贳酒宜城近,烧田梦泽深。
暮山逢鸟入,寒水见鱼沉。
与物皆无累,终年惬本心。
【注释】
1.汉南:指今湖北省境内,因地处长江以南而得名。
2.方评事:即张方评事,当时任汉阴县令。
3.华簪:指官衔,华是繁体字。
4.宜城近:宜城县,在今湖北荆州市北。
5.梦泽深:指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
6.与物皆无累:与外界万物都没有什么牵累。
7.惬(qiè)本心:心情舒畅,称心如意。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迁居汉水之滨,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对名利看淡,自得其乐。
首联“移家住汉阴,不复问华簪”,说作者迁居于风景秀丽的汉水之滨后,已不再关心世俗的荣辱得失,把官职、官帽等都丢掉了。“移家”二字,道出了诗人远离朝廷,退身江湖的决心。“不复问华簪”,表明诗人已完全脱去官场的束缚,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华簪”指高官显贵的冠冕,这里用“华簪”来比喻功名利禄。“不复问华簪”意谓自己已经摆脱了功名利禄的追求,不再过问。
颔联“贳酒宜城近,烧田梦泽深”,写诗人在宜城附近买酒自酌,又烧制粮食种田,过着隐居田园的生活。“宜城”在今湖北荆州市西北。“烧田”,种田。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景。宜城是当时的一个县城,靠近汉阳,因此诗人在这里买酒自酌,又烧制粮食种田。
颈联“暮山逢鸟入,寒水见鱼沉”,写诗人在傍晚时分看见山中有鸟儿飞进飞出,在寒水中看到鱼儿在水中游动。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静谧景色。诗人在这两句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视听结合的表现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幽寂静的境界中。
尾联“与物皆无累,终年惬本心”,是全诗的核心部分。诗人在与外物接触时都没有受到任何牵累,因而感到十分惬意,心情舒畅,称心如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趣和心境。“终年”,一年的时间;“惬(qiè)本心”,指称心如意。意思是说,诗人与外界万物都不相牵连,因而能够称心如意地度过一生。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隐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名利看淡的态度。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情感的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