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归戚里,晓日上花枝。
清管新莺发,重门细柳垂。
经过千骑客,调笑五陵儿。
何事灵台客,狂歌自不知。

春风归戚里,晓日上花枝。

清管新莺发,重门细柳垂。

经过千骑客,调笑五陵儿。

何事灵台客,狂歌自不知。

注释:

  1. 春风归戚里:春风回到了戚里这个地方
  2. 晓日上花枝:清晨的阳光照耀在花朵上
  3. 清管新莺发:清脆的笛声吹出了新莺
  4. 重门细柳垂:重重的城门下,垂柳轻摆
  5. 经过千骑客:经过成千上万骑马的人
  6. 调笑五陵儿:在五陵地区调笑嬉戏的孩子们
  7. 灵台客:指那些在灵台居住的人,即隐士高人
  8. 狂歌自不知:狂放地歌唱着,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戴叔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来临的景象。首句以“春风归戚里”开篇,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拂过戚里的景象,营造出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诗人用“晓日上花枝”来渲染清晨的阳光和花朵的美丽,使得整首诗歌都充满了春日的气息。

诗中“清管新莺发”和“重门细柳垂”,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述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而“经过千骑客,调笑五陵儿”则展现了城市生活的一面,反映了人们欢乐的社交场景。最后,“何事灵台客,狂歌自不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然看待。

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描述,展示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人民的幸福生活。戴叔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多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