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若千仞峰,孤危不盈尺。
早晚他山来,犹带烟雨迹。
贞坚自有分,不乱和氏璧。
【注释】
孤石
:一块孤立的石头。
迥若千仞峰,孤危不盈尺:远远望去,它高耸入云,犹如千尺高的山峰,但孤独地立在那儿,只有三尺来高。仞,一、二、三丈为一仞,古代长度单位。
早晚他山来:早晚有别的山来到这儿,指有别的岩石或山峰来到此处。
犹带烟雨迹:依然带有雨雾中的踪迹(痕迹)。
贞坚自有分,不乱和氏璧:它的质地贞洁坚强,自有其固有的价值和分寸(质地),也不与和氏璧混杂在一起。和氏璧是楚国的名玉。传说卞和得到一块璞玉,献给楚文王,文王砍去他的左足,以为这块宝玉被砍断了;又砍去他的右足,才相信这是真正的宝玉。后比喻真才实学的人。
【赏析】
此诗以孤石自况,抒发自己不随波逐流、坚持操守的胸怀志节。
起句“遥看突兀撑青空”,写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孤石,只见它高耸入云,巍峨壮观;“孤危不盈尺”则从侧面衬托出诗人对孤石的赞美之情。“孤危”二字用得十分传神,既写出了诗人对孤石的惊叹,也写出了诗人的孤高自傲。
颔联“早晚他山来,犹带烟雨迹”承接上两句,进一步描写孤石的特点。这里,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孤石以人的情感,表现出孤石虽然孤独,但却有着不可动摇的信念和意志。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孤石与和氏璧相提并论,突出了孤石的贞洁高尚品质。
颈联“贞坚自有分,不乱和氏璧”则是诗人的感慨之词。在这里,诗人通过“贞坚自有分”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坚守信念、不随波逐流的决心。同时,诗人还借用“和氏璧”这一典故,暗示了自己像和氏璧一样珍贵、不可多得的品质和才能。
整首诗通过对孤石的描绘和赞颂,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诗人以孤石自比,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拟人和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