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高选处创莲宫,一水萦流处处通。
画阁昼开迟日畔,禅房夜掩碧云中。
平川不见龙行雨,幽谷遥闻虎啸风。
偶与游人论法要,真元浩浩理无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述了化城寺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佛教文化。
我们来看第一句“平高选处创莲宫,一水萦流处处通”。这里,“平高”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势较高的位置,而“莲宫”则可能是指一座以莲花为装饰的建筑或寺庙。这里的“一水萦流”形容了周围的河流或溪流环绕着这个地方,“处处通”则表明这个地方的交通非常便利,容易通行。
第二句“画阁昼开迟日畔,禅房夜掩碧云中”。这两句诗描绘了化城寺的建筑风格和夜晚的宁静景象。其中,“画阁”可能指的是精美的阁楼,而“迟日”则指夕阳西下的时间。“禅房夜掩碧云中”则形容了禅房被美丽的晚霞和云雾所包围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神秘的感觉。
第三句“平川不见龙行雨,幽谷遥闻虎啸风”。这句诗通过描绘远处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平川”可能是指平坦的平原地区,而“龙行雨”则形容了雨势如龙般猛烈;“幽谷”则可能指的是深邃的山谷地带,而“虎啸风”则形容了山谷中传来的呼啸声,给人一种雄浑、壮观的感觉。
第四句“偶与游人论法要,真元浩浩理无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游人一起探讨佛法的思想境界和哲学思考。“真元浩浩理无穷”则形容了佛法的博大精深和无尽无休的特点。
这首诗通过对化城寺周围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