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高捧紫金堂,花下投壶侍玉皇。
从到世人都不识,也应知有杜兰香。
《比红儿诗》是唐代后期诗人罗虬创作的一首诗。该诗以其独特的构思、绮丽的诗风和对美女杜红儿美貌的刻画而闻名,体现了作者对杜红儿美色的高度评价。}
罗虬的《比红儿诗》,以雕阴(故城在今陕西富县北)的官妓杜红儿为题,通过与古代众多美女的对比,展现了杜红儿无与伦比的美丽。这首诗不仅以其绮丽的诗风和巧妙的构思著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美的追求和审美标准的变化。
诗歌开篇即提到“五云高捧紫金堂”,这里的“五云”象征着高贵和神圣,而“紫金堂”则是古代贵族建筑的象征。这不仅是形容杜红儿出身不凡,更暗示了她的地位之高。接下来,“花下投壶侍玉皇”,描绘了杜红儿在花下投壶的优雅场景,她的行为如同服侍玉皇般尊贵,进一步烘托了她的美艳与高贵。
“从到世人都不识”,这句话透露出杜红儿虽美若天人,但在那个时代却鲜为人知。这不仅是对杜红儿美貌的一种强调,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尽管杜红儿的美丽不为众人所知,但她的美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审美标准,成为了一种独特且难以复制的美。
诗歌结尾处“也应知有杜兰香”,用“杜兰香”来象征杜红儿的香气或魅力,这是对其美的一种高度概括。这里的“兰香”既指代了杜红儿的美香,也隐喻了她的品格和气质。整首诗通过对杜红儿美貌的描写,不仅赞叹了她的外在之美,也赞美了她的内在品质,使得杜红儿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这首诗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与其他古代美女的比较,罗虬突出了杜红儿的非凡之处。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外貌上的比较,还体现在她的行为方式、性格特点等多个方面。这种对比使得杜红儿的形象更加鲜明,也使得读者能更深入地感受到她的美。
《比红儿诗》不仅是一首赞美杜红儿美貌的诗作,更是一幅描绘古代美女形象的独特画卷。它通过对杜红儿美丽、高贵、神秘等多重特质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后期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审美观念。同时,这首诗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美学素材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