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夫人照夜玑,若为求得与红儿。
醉和香态浓春睡,一树繁花偃绣帏。
【注释】
虢国夫人:唐代杨贵妃,号太真。夜妆:指夜间的化妆打扮。若为求得与红儿:意为为了能和杨玉环(红儿)争美。
醉:指酒醉。和:指调情、挑逗。香态浓春睡:意谓酒醉后娇媚的姿态犹如春睡一般。偃绣帏:意思是将绣帐放下。“偃”,同“掩”。
【赏析】
《比红儿诗》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任江州司马时所写,是一首讽喻诗。全诗用比兴手法,借咏虢国夫人的美貌,讽刺了权贵们的荒淫无耻。
开头两句,诗人先点明对象——虢国夫人。这位夫人的美貌,是众所周知的。她夜里梳妆打扮,照看夜光石制成的镜子,唯恐自己的美貌比不上杨玉环。这两句中一个“照”字,把虢国的美貌与杨玉环作比;一个“求”字,表明了她追求的目的。次二句,以“一树繁花”暗喻虢国夫人的美艳。“一”字用得极有分量,因为虢国夫人的美艳,并非独此一家,而是众芳之中最为出众的;而百花盛开,又是一年当中最盛的时候,所以诗人说:“一树繁花”就暗喻了虢国夫人的美艳。“偃”,同“掩”,“帷”,帘幕。这句的意思是说:虢国夫人的美艳足以掩去满帘的花影,使那如锦如绣的花帷也黯然失色。第三句,进一步渲染了虢国夫人的美貌。“醉和香态浓春睡”一句,是全篇的关键,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化的语言,把虢国夫人那种沉溺于酒中的娇憨之态刻画得栩栩如生。最后一句是这首诗的结尾,但意义却十分深远,它不仅揭示了虢国夫人醉眼乜斜的娇憨之态,而且暗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
这首讽喻诗的艺术特点是:一、善于运用比喻,使诗意更加生动;二、语言简练,含蓄隽永,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