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何曾让玉环,破瓜年几百花颜。
若教貌向南朝见,定却梅妆似等闲。

【注释】

破瓜年:指女子十六岁,古代称少女十六岁为破瓜年。几百花颜:形容容颜如花似玉的美女。南朝:指南朝(刘宋、萧齐、萧梁)。梅妆:指南朝时女子所画的梅花妆。等闲:平常。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咏历史上的红儿之美貌,暗喻当时南宋王朝的国色天香,赞颂南宋抗元的忠义精神。

“明媚何曾让玉环”是这首词的上片,写红儿之美艳。首句“明媚”二字点明主题,即写红儿的美,但并不直说,而是用一个比喻,把红儿比作唐代杨贵妃。“何曾”二字,既承上句“玉环”,又启下句“南朝”。杨贵妃以美艳著称于世,她的美丽光彩夺目,令人眩目。这里,作者用“明媚”二字,把杨贵妃比作红儿,是暗含褒意的,因为杨贵妃虽以美艳闻名,但毕竟是一个亡国美女,所以作者在赞美红儿的同时,也暗寓了对历史的谴责。

“破瓜年几百花颜。”是这首词的下片,写红儿之美貌。这句是写红儿年纪尚小,尚未长到破瓜年华,而其貌已非常美丽,足以倾国倾城。

“若教貌向南朝见”是这首词的下片,意思是如果让她长得像南朝时的杨玉环那样美貌,那么她的美貌一定不会输给杨玉环。这里,作者以杨玉环为参照,是对红儿容貌的进一步赞美和夸张。

“定却梅妆似等闲”是这首词的下片,意思是如果让她长得象南朝时的杨玉环那样美貌,那么她的美貌一定不会输给杨玉环。这里,作者以杨玉环为参照,是对红儿容貌的进一步赞美和夸张。

“若教貌向南朝见”一句,表面上看似赞美红儿的美貌,实际上却是讽刺南宋朝廷苟安求和。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与金人相对峙,不敢正面抵抗侵略者,只图苟且偷生。因此,南宋政权才不惜重金搜罗南渡名士的后代。作者通过这一讽刺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忧虑和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