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嗟含恨向衡阳,方寸花笺寄沈郎。
不似红儿些子貌,当时争得少年狂。

【注释】1.红儿:指红儿诗。2.衡阳:地名,在湖南省。3.方寸花笺:即信笺,古代用纸写书信,称“方寸”。4.沈郎:指沈约,南齐诗人,曾任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等职。5.争得:怎能。6.狂:放荡不羁。

【赏析】

《比红儿诗》是一首悼念红儿的抒情之作。红儿原为南朝梁人徐淑之妹,字红儿,才学超群,善属文,与徐淑情好甚笃,后被兄嫂所迫,出嫁于士族王氏。徐淑死后,王氏逼红儿再嫁。红儿不堪屈辱,投井自杀。《比红儿诗》就是作者对这位贤妻的哀悼之作。

全诗以“恨”字贯串始终,首句点明“含恨”,次句“寄沈郎”,即寄情于书信;三、四两句由“寄沈郎”生发,抒发对红儿既爱且怜之情。

前二句直抒胸臆,说红儿含恨远嫁他国,我则把满腔深情都倾注在给沈约的信笺中。“方寸花笺寄沈郎”,既是实叙,又兼寓言,寓情于事。所谓“方寸”,乃古代书写用的纸片,这里泛指书函。古人写信,须将要表达的意思写在纸上,然后折成方寸状封缄寄去。“含恨”二字概括了红儿被迫离异的痛苦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红儿的同情和关怀。“方寸花笺”一语新巧,既写出了信笺的小巧玲珑(即“方寸”),也暗示了信中的情意绵绵、字字珠玑。

中间两句紧承上句,说红儿虽含恨入赘王门,但我仍然把她当作自己的妻子看待,对她充满爱心。这两句是反诘语气,言下之意是说,我怎么能像王氏那样对待红儿呢?这种反诘,正表现了诗人对自己不能和红儿共同生活的痛苦感受和不满情绪。

末两句是对红儿的赞美和怀念。“不似红儿些子貌”,谓红儿容貌秀美,但比起红儿来,她却差远了。“当时争得少年狂”,是说红儿当垆时曾一度放浪形骸,追求过自由恋爱的生活。“争得”一词极富情感色彩,表明诗人对于过去那段往事记忆犹新,至今仍历历在目。

本诗通过叙述自己与红儿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自己对红儿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表达了诗人对红儿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婚姻自由的限制以及对个人情感的压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