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从骄佚,天产西施出。
岂徒伐一人,所希救群物。
良由上天意,恶盈戒奢侈。
不独破吴国,不独生越水。
在周名褒姒,在纣名妲己。
变化本多涂,生杀亦如此。
君王政不修,立地生西子。

《西施》

吴王从骄佚,天产西施出。
岂徒伐一人,所希救群物。
良由上天意,恶盈戒奢侈。
不独破吴国,不独生越水。
在周名褒姒,在纣名妲己。
变化本多涂,生杀亦如此。
君王政不修,立地生西子。

【注释】:

  1. 吴王从骄佚:吴王(指吴王夫差)沉溺于淫乐之中。
  2. 天产西施出:天生的美女西施从何处而来。
  3. 岂徒伐一人:难道只是为了惩罚一个人吗?
  4. 所希救群物:希望拯救的是众多受苦的人。
  5. 良由上天意:这完全是上天的意愿。
  6. 恶盈戒奢侈:当罪恶满盈时就应该警戒奢侈。
  7. 不独破吴国,不独生越水:不仅仅是破坏了吴国,还有越人受其害。
  8. 在周名褒姒:周朝的君主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
  9. 在纣名妲己:商纣的宠妃名叫妲己。
  10. 变化本多涂:事情的变化往往有多种原因。
  11. 生杀亦如此:无论是生是杀都是如此。
  12. 君王政不修:国家君主治理不善。
  13. 立地生西子:吴王在位时就有美女西施出现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作者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两位美女褒姒和西施,来讽刺吴王夫差的骄奢淫逸以及他的政治上的失败。

全诗分为四节,每节都以“西施”为主题展开叙述。首节写西施的出生和美貌,暗示吴王的纵欲无度;次节写她为挽救人民苦难做出的努力,表达对人民的同情和关爱;第三节写她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天命所归;第四节写她的美丽和智慧使得国家灭亡,同时也警示了君主应该修身治国。最后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用词生动形象,既描绘了西施的外貌和性格,又揭示了她的命运和历史背景。同时,这首诗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稳定的生活,警惕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滋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