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寺虽深已暗知,幡竿残日迥依依。
沙头有庙青林合,驿步无人白鸟飞。
牧笛自由随草远,渔歌得意扣舷归。
竹园相接春波暖,痛忆家乡旧钓矶。

【注】

《汉江行次》:诗人于汉江边行走时,见一村寺。虽然离得远,但已能隐约知道它的位置。幡(fan)竿:指寺庙门前的旗杆。残日:落日的余晖。迥依依:显得格外悠长、依依不舍。沙头:沙滩上。青林合:绿树丛中。驿步:驿站旁的小径。白鸟:白色的鸟儿。牧笛:牧羊人的短笛声。竹园:竹林。接:接近,相接。春波暖:春天的江面水波温暖。痛忆:非常思念。钓矶:钓鱼用的石矶。

【赏析】

此诗是一首纪行诗。诗人在汉江边行走时,看到一座村庄里的小庙,虽离得很远,但已隐隐约约地知道它在那里了。那幡竿上的旌旗还在夕阳中飘扬,映入诗人眼帘,显得格外悠长、依依不舍。而那绿树丛中的驿站旁,却只有白鸟在飞过。诗人想象着牧羊人吹响短笛,那悠扬的笛声随风飘来,又随着草浪远去。这时渔夫唱起了欢快的渔歌,船儿随水而去,似乎要扣舷而归了。这一幅幅充满生机的画面,使诗人想起自己曾经到过此地垂钓的情景。诗人想到自己离开家乡已经很久,如今回到故乡又见到这样美好的景致,怎能不叫人怀念呢?于是诗人不禁发出“痛忆”的感慨。

全诗写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首句写诗人所见之景,第二句写诗人所想之情,第三四两句写诗人所闻之声与所思之事。最后二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怀念。全诗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