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裴回。
船冲水鸟飞还住,袖拂杨花去却来。
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注】季子:季札,春秋时吴国贵族,字子札。
【译】乱后春日途经野塘,世道衰乱他乡看见落梅,野塘晴暖独自徘徊。船冲水鸟飞还停住,袖拂杨花却飞来又去。季札旧游多遭丧逝,子山新作极悲哀。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赏析】
此诗为杜甫晚年避地成都时所作。
首联两句写途中所见。“乱后”二字点出题中“春日”,暗示了时局的变化和诗人心情的激荡。“世道”指当时的动乱形势。“他乡见落梅”,暗用陆凯《赠范晔诗》中的“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意谓:乱世之中,我来到异乡,看到梅花凋落,不禁感慨万千。“裴回”一词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乃如之人兮,怀忧以不分。”原义为徘徊、逗留不前,这里借以形容诗人在乱后的春天经过野外池塘时的惆怅心情。这两句看似平淡,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无奈。
颔联两句写船上的情景。“水鸟”指水边之鸟,“杨花”则是飘散的柳絮。“船冲”指船冲向水面,“住”则表示停留之意;“袖拂”指衣袖拂过水面,“去却来”则表示水鸟被衣袖拂动而离去,后又回来。这两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颈联两句写季札和子山。“季札”即春秋时期著名的贵族季康子的儿子季札,他在鲁国时曾三次拜访孔子(孔夫子),并与孔子谈论礼乐等事宜,因此被誉为“行人”。而“子山”则是指晋代著名文学家左思。这两句诗采用了典故,通过对比两位古人的不同遭遇来表达诗人对于世事变幻无常和人生短暂易逝的感叹。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尾联两句写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看法。“看”字在这里含有“目睹”的意思。“朝市”指的是朝廷和市场,而“陵谷”则是指山谷之间的巨大变化。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亲眼目睹了朝廷和市场的兴衰变迁,以及社会风气的变化,由此更加相信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这种看法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感受和敏锐洞察,也表达了他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乱后春日途经野塘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无奈以及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