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古木衔斜日,戚沥晴寒滞早梅。
愁处雪烟连野起,静时风竹过墙来。
故人每忆心先见,新酒偷尝手自开。
景状入诗兼入画,言情不尽恨无才。
冬日
萧条古木衔斜日,戚沥晴寒滞早梅。
愁处雪烟连野起,静时风竹过墙来。
故人每忆心先见,新酒偷尝手自开。
景状入诗兼入画,言情不尽恨无才。
注释:
- 萧条:指秋天的景色显得空旷凄凉,没有生气。
- 衔:指夕阳挂在树梢上,仿佛是被树枝紧紧夹住。
- 戚沥:形容天气寒冷,雨水多而冷。
- 晴寒:晴朗的天空下,寒冷的空气。
- 滞:停留不动。
- 愁处:忧愁的地方。
- 雪烟:指积雪和烟雾交织在一起的景象。
- 连野:延伸到田野之间。
- 静时:寂静的时候。
- 风竹:风吹过的竹林。
- 故人:老朋友。
- 心先见:心里先有印象或感受。
- 新酒:新酿的酒。
- 手自开:自己打开瓶子品尝。
- 景状入诗兼入画:景物描写得如同诗画一般美丽。
- 言情不尽:表达情感时不能完全表达出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色的画面,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冬天的萧瑟之美。诗人以“萧条”“戚沥”等词语,描绘出冬天的寒冷和荒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寂静的雪地之中。接着,又通过“晴寒”和“迟梅”等词语,将冬天的寒冷与春天即将到来的信息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时间上的对比和呼应。
在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大自然的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得整首诗都充满了诗意和情感。例如,“愁处雪烟连野起”,诗人不仅描绘出了雪花飘落的景象,还将其与野地相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此外,“静时风竹过墙来”,则通过风过竹叶的声音,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舒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深厚情感。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奈,使得整首诗都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