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卑尝恨足牵仍,欲学忘情似不能。
入意云山输画匠,动人风月羡琴僧。
南朝峻洁推弘景,东晋清狂数季鹰。
惆怅后尘流落尽,自抛怀抱醉懵腾。
格卑,即李格非。
格卑尝恨足牵仍,想学习忘情却似乎做不到。
入意云山输画匠,动人风月羡琴僧。
南朝峻洁推弘景,东晋清狂数季鹰。
惆怅后尘流落尽,自抛怀抱醉懵腾。
注释:
格卑(李格非):唐代诗人李格非的字。他曾因《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获“诗豪”之誉。
尝恨足牵仍:曾经因为被束缚而感到痛苦。
欲学忘情似不能:想要忘记情感却似乎做不到。
入意云山输画匠:投入了对云山的感悟与领悟,却输给了画匠。
动人风月羡琴僧:被美好的风景和月光所打动,羡慕那些弹琴的僧人。
南朝峻洁推弘景:南朝时期,王献之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以峻洁著称,是人们推崇的对象。
东晋清狂数季鹰:东晋时期,谢安被赞誉为“才子”,他的书法风格清新而放纵,被人们称为“谢安体”。
惆怅后尘流落尽:感叹自己的才华最终都被淹没,无人赏识。
自抛怀抱醉懵腾:形容自己已经放下所有的追求,沉浸在酒中,无法自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云山、风月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首句“格卑尝恨足牵仍”,诗人曾因被束缚而感到痛苦,这种感受让他渴望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第二句“欲学忘情却似乎做不到”,诗人表示想要忘记情感却似乎做不到,这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第三句“入意云山输画匠,动人风月羡琴僧”,诗人通过对比画匠和琴僧,表达了对艺术境界的向往。他认为云山之美可以让人忘却烦恼,琴声之美可以让人陶醉其中,而这些都比不上艺术家的创作。
接下来四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第五句“南朝峻洁推弘景,东晋清狂数季鹰”,诗人分别提到了南朝的王献之和东晋的谢安,这两个人都是书法大家,他们的书法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一种超脱和洒脱的精神风貌。第六句“惆怅后尘流落尽,自抛怀抱醉懵腾”,诗人感叹自己的才华最终都被淹没,无人赏识,于是选择放弃了追求,沉浸在酒中无法自拔。
整首诗通过咏物抒怀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