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
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
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
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

【注释】

寒食:清明节的前一天,禁火寒食。

重游:再一次游览。

李氏园:作者所居之园。

鸾桥:即虹桥,相传汉武帝与王母会于鹊桥,故称桥。

朱阑:红色的栏杆。

咏柳绵:吟咏柳絮。

香径:花木葱茏的小道。

苔钱:青苔点缀的小道。

伤心:伤离恨别,意指离别。

阔别:长时间分离。

屈指:计算时间。

他乡:异乡。

佳节:美好的节日。

【译文】

往年我们也曾同在鸾桥上,看见你靠朱阑吟咏柳绵。

今日我独自来到香径里,更无人迹有青苔钱。

伤心离别已经三千里远,屈指数算思念四五年。

估计在他乡遇到好时节,也一定会感到内心凄然。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诗,通过描写诗人和友人在清明日重游旧地时所见景物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

首联“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点明诗人和朋友曾在元宵节这天,同游于虹桥之上,看到朋友在朱栏边吟咏着柳絮,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见”字表明两人当时是一起的,“咏柳绵”说明当时的环境是春天,天气温暖,正是柳絮飞舞的季节。

颔联“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则转入当下的情景,此时诗人一个人来到了曾经游玩过的花园里,看到园内一片荒凉,连青苔都长满了小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因朋友离去而造成的孤独寂寞之感。

颈联“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进一步抒写作者与友人分别后的痛苦和思念之情。“伤心”二字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伤感;“阔别”二字则说明了时间的长久,诗人用“三千里”和“四五年”两个数字,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与友人离别后的长时间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珍惜。

尾联“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是对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一种想象,希望对方在远方也能度过一个美好的节日,但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凄凉和悲伤。这里的“料得他乡遇佳节”是一种假设,表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亦应怀抱暗凄然”则是一种反衬,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伤感。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昔日与友人同游的场景的回忆,以及对现在孤独一人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珍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伤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