髻根松慢玉钗垂,指点花枝又过时。
坐久暗生惆怅事,背人匀却泪胭脂。
【注释】松髻:发髻。髻根(jiē gēn):指发髻的根部,也泛指发髻。松慢:松散。玉钗垂:用玉制的发簪下垂。点:指点。又:又过了。过时:已过,即已过去。暗生惆怅事:暗中生出许多令人忧愁的事情。背人:背对人。匀(yūn)胭脂:抹上胭脂。
【赏析】此为闺中怨妇之作。“松髻”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头饰,以木条或骨簪固定在头发上而成,形如松树,故名“松髻”。“坐久暗生惆怅事”,这是说自从丈夫出门之后,自己就常常感到愁绪满怀,不知是什么原因。
下句“背人匀却泪胭脂”,则更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哀怨之情。她之所以要“匀”上一层胭脂,是为了遮掩住那两行清泪。这两句诗,把一个怨妇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传神,使读者仿佛看到了这位女子那憔悴的面容和满腮泪水。
第三句“指点花枝又过时”,是对前两句的补充说明。诗人此时正独自坐在窗前,凝望着外面的花儿,触景生情,想到自己与丈夫分离以来的不幸遭遇,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便暗暗地生出许多令她忧愁的思绪,这些思绪都与花儿有关。
最后一句“坐久暗生惆怅事,背人匀却泪胭脂”,则是全诗的高潮。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从丈夫出门以来,自己就一直闷闷不乐,默默地忍受着内心的痛苦,直到如今,这种痛苦已经变成了一种难以忍受的煎熬。为了掩饰住自己的悲伤,便故意抹上了一层胭脂。
这首诗语言简练、含蓄,但却能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这位女子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这位女子的同情和理解。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个侧面,即封建社会中妇女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