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诗云: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接下来为您赏析这首诗:

诗意与注释

《骆谷晚望》是唐代诗人韩琮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绘了诗人傍晚登上骆谷时所看到的景色,用以反衬自己“去国还家”的屈辱之情。全诗以乐景写哀,通过对比反衬,借助眼前实景,抒发内心幽情,越突出景物的瑰丽、越反衬心情的凄婉。

译文

秦岭如画,渭水如丝。我离开故土回归家乡的那一刻,远山近岭,都显得格外美丽壮观。然而,这些美景并不能掩盖我内心的痛苦和不安。那些高高在上的公子王孙们,请不要再来这里寻欢作乐。因为这里的岭花大多已经凋零,失去了生机,它们大多是被砍倒的枝条。

赏析

此诗通过对骆谷晚霞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美的景色。诗人以“秦川如画”和“渭如丝”为开头,形象地勾勒出了陕西中部广袤无垠的平原和滔滔东流的渭水,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诗人用“去国还家”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失落。当他看到眼前的美景时,内心却充满了痛苦。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整个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最后两句“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更是点明了主题。在这里,诗人用讽刺的口吻告诫那些高贵的宾客,不要到这个地方来寻找欢乐。因为这里的岭花大多是被砍倒的枝条,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生命的脆弱。

《骆谷晚望》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唐代文化和社会背景的重要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