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寥落野人稀,竹里衡门掩翠微。
溪路夜随明月入,亭皋春伴白云归。
嵇康懒慢仍耽酒,范蠡逋逃又拂衣。
汀畔数鸥闲不起,只应知我已忘机。
夜归华川因寄幕府
山村寥落野人稀,竹里衡门掩翠微。
溪路夜随明月入,亭皋春伴白云归。
嵇康懒慢仍耽酒,范蠡逋逃又拂衣。
汀畔数鸥闲不起,只应知我已忘机。
注释
- 山村:指的是偏远的山区或乡村。
- 寥落:稀少,空旷。
- 野人:指山林中的人或隐士。
- 竹里:竹林之中。
- 衡门:横木为门,简陋的门。
- 翠微:青绿色的天空或山色。
- 溪路:山间小溪。
- 亭皋:平坦的水边地。
- 春风:春天。
- 云归:云朵返回。
- 嵇康:三国魏诗人,书法家,有“嵇阮”之称,常醉酒后高谈阔论。
- 范蠡:春秋末期越国大夫,助越王勾践复国后功成身退,改名鸱夷子皮泛舟五湖。
- 汀畔:水边的沙滩。
- 鸥:海鸟名,常群居。
- 忘机:比喻忘记世事,超脱尘世纷扰。
赏析
《夜归华川因寄幕府》是唐代诗人苏广文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村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山村寥落野人稀,竹里衡门掩翠微。”描述了山村的静寂与稀疏,以及竹林中的小屋,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简朴的氛围。”溪路夜随明月入,亭皋春季伴白云归”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溪流、月光和白云的美丽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古代人物的描绘,特别是提到了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嵇康和范蠡。嵇康被描述为一个经常喝醉酒,喜欢谈论世事的人;而范蠡则是一位帮助越王勾践复国的智者,他成功后选择离开,过着自由的生活。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政治斗争的厌倦。
“汀畔数鸥闲不起,只应知我已忘机。”这句话以鸥鸟为例,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认为只有像鸥鸟一样不受世事干扰,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平静。这是整首诗的高潮,也是诗人情感表达的顶点。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的情感也通过这些元素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