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照海压南荒,徵入中台作侍郎。
暂从相公平小寇,便归天阙致时康。
【注释】
南荒:指南方边疆。中台:御史台。徵入中台作侍郎:征召入京担任御史台的侍郎。相平:平定。小寇:小股敌人。天阙:皇宫。致时康:希望国家安定繁荣。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被征召入朝,以御史之职辅佐马侍郎;颔联叙诗人随马侍郎平定内乱,为国除害;颈联写诗人为国事奔波,心系天下,渴望国泰民安;尾联表达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期盼。全诗抒发了诗人关心国事、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它描写了一个边关将领在征伐外敌、平定叛乱之后归朝的全过程,表达了他为国为民、报效朝廷的决心和心愿。
首联“红旗照海压南荒”,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风光图。这里所说的“红旗”是指战旗,象征着战争;“海压”则形容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一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听觉感受,让人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
颔联“暂从相公平小寇”,表现了诗人在征伐外敌、平定叛乱的过程中的英勇与智慧。这里所说的“相平”指的是宰相,也就是马侍郎;“小寇”则是指那些小规模的敌人或者叛乱者。诗人跟随马侍郎征战四方,用智慧和勇气将那些小小的敌人一一平定下来。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英勇无畏,也体现了他深谋远虑、善于谋略的品质。
颈联“便归天阙致时康”,表达了诗人归朝后为国家效力的决心与期望。这里的“天阙”指的是皇帝所在的皇宫,象征着朝廷和权力中心。诗人希望能够回到朝廷,向皇帝汇报战况,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尾联“便归天阙致时康”一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望。它既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胜利的喜悦之情,也透露出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向往。这种情感贯穿全诗始终,成为其核心主题之一。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以及对于国家未来的期许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