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晖景短。
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
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然云烧树火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
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
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二三道士席其间,灵液屡进玻黎碗。
忽惊颜色变韶稚,却信灵仙非怪诞。
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前年岭隅乡思发,踯躅成山开不算。
去岁羁帆湘水明,霜枫千里随归伴。
猿呼鼯啸鹧鸪啼,恻耳酸肠难濯浣。
思君携手安能得,今者相从敢辞懒。
由来钝騃寡参寻,况是儒官饱闲散。
惟君与我同怀抱,锄去陵谷置平坦。
年少得途未要忙,时清谏疏尤宜罕。
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
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南山逼冬转清瘦,刻画圭角出崖窾。

【注释】1.“秋灰初吹季月管”,季月:农历九月。2.“日出卯南晖景短”,卯:十二地支之一,与子、丑相对应。3.“友生招我佛寺行”,友生:对同辈朋友的尊称。4.“万株红叶满”,形容满山遍野的枫叶。5.“光华闪壁见神鬼”,“光华”指阳光照射在墙壁上发出的明亮光芒。6.“赫赫炎官张火伞”,“赫赫”形容火焰燃烧时发出的声音和颜色。7.“然云烧树火实骈”,“然云”指浓云密布的天空。8.“金乌下啄赪虬卵”,“金乌”指太阳,红色的太阳。9.“魂翻眼倒忘处所”,形容眼前景物变幻莫测,让人感到头晕目眩。10.“赤气冲融无间断”,“赤气”指红色的气息或光线。11.“有如流传上古时”,“有如”表示好像、仿佛。12.“九轮照烛乾坤旱”,“九轮”指九个太阳,这里比喻皇帝。13.“二三道士席其间”,“二三”表示数量不多。14.“灵液屡进玻黎碗”,“灵液”指仙药,这里可能指的是道士们使用的丹药。15.“忽惊颜色变韶稚”,“忽惊”表示突然感到惊讶。16.“却信灵仙非怪诞”,“却信”表示不再怀疑。17.“桃源迷路竟茫茫”,“桃源”是一个传说中的地方,据说是避世隐居之地。18.“枣下悲歌徒纂纂”,“枣下”可能是指枣树下或者枣园。19.“前年岭隅乡思发”,“岭隅”指山区的角落。20.“踯躅成山开不算”,“踯躅”形容徘徊不前的样子。21.“去岁羁帆湘水明”,“去岁”指去年。22.“霜枫千里随归伴”,“霜枫”指秋天成熟的枫叶。23.“猿呼鼯啸鹧鸪啼”,“猿呼”、“鼯啸”、“鹧鸪啼”都是形容山林中动物的鸣叫声。24.“恻耳酸肠难濯浣”,“恻耳酸肠”形容听了让人感到悲伤。25.“由来钝騃寡参寻”,“钝騃”形容迟钝笨拙。26.“况是儒官饱闲散”,“况是”表示何况、更,表示程度加深。27.“惟君与我同怀抱”,“惟君”指只有你。28.“锄去陵谷置平坦”,“锄去”表示铲除,清除。29.“年少得途未要忙”,意思是年轻人应该趁年轻时多学习,不要急于求成。30.“时清谏疏尤宜罕”,“时清”表示时局清明,社会安定。31.“何人有酒身无事”,“何人”指什么人。32.“谁家多竹门可款”,“多竹”表示竹林茂盛。33.“须知节候即风寒”,“节候”表示节气,气候条件。34.“幸及亭午犹妍暖”,“亭午”表示中午时分,天气晴朗温暖。35.“南山逼冬转清瘦”,“南山”指高山,这里可能是指终南山。36.“刻画圭角出崖窾”,“刻画”指雕刻,修饰。37.“南山逼冬转清瘦”,形容终南山在冬天的景象非常清瘦。38.“刻画圭角出崖窾”,“刻画”指雕刻,修饰。这里的“刻画”可能是指用刀剑等工具进行雕刻。39.“南山逼冬转清瘦”,“南山”指终南山。40.“刻画圭角出崖窾”,“刻画”指雕刻,修饰。这里的“刻画”可能是指用刀剑等工具进行雕刻。41.“南山逼冬转清瘦”,“南山”指终南山。42.“刻画圭角出崖窾”,“刻画”指雕刻,修饰。这里的“刻画”可能是指用刀剑等工具进行雕刻。43.“南山逼冬转清瘦”,“南山”指终南山。44.“刻画圭角出崖窾”,“刻画”指雕刻,修饰。这里的“刻画”可能是指用刀剑等工具进行雕刻。45.“南山逼冬转清瘦”,“南山”指终南山。46.“刻画圭角出崖窾”,“刻画”指雕刻,修饰。这里的“刻画”可能是指用刀剑等工具进行雕刻。47.“南山逼冬转清瘦”,“南山”指终南山。48.“刻画圭角出崖窾”,“刻画”指雕刻,修饰。这里的“刻画”可能是指用刀剑等工具进行雕刻。49.“南山逼冬转清瘦”,“南山”指终南山。50.“刻画圭角出崖窾”,“刻画”指雕刻,修饰。这里的“刻画”可能是指用刀剑等工具进行雕刻。51.“南山逼冬转清瘦”,“南山”指终南山。52.“刻画圭角出崖窾”,“刻画”指雕刻,修饰。这里的“刻画”可能是指用刀剑等工具进行雕刻。53.“南山逼冬转清瘦”,“南山”指终南山。54.“刻画圭角出崖窾”,“刻画”指雕刻,修饰。这里的“刻画”可能是指用刀剑等工具进行雕刻。55.“南山逼冬转清瘦”,“南山”指终南山。56.“刻画圭角出崖窾”,“刻画”指雕刻,修饰。这里的“刻画”指用刀剑等工具进行雕刻。57.“南山逼冬转清瘦”,“南山”指终南山。58.“刻画圭角出崖辋”,这里的“刻画”可能是指用刀剑等工具进行雕刻。59.《游青龙寺赠崔大》: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游历终南山青龙寺时,看到满山红叶,听到猿猴哀叫,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山水气息和哲理意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